名家筆陣:兒女教育另類資本投資

香港是個以提供高增值服務為主的經濟體系,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主要在於人力資本水平,教育政策已是香港主要的經濟政策。教育並非直接改變整體生產力或個人收入,而是通過提升人力資本來實現。

相對有形資本,人力資本是個較新概念;兩種資本既相同、也相異。首先,兩種資本同樣經投資累積而成。有形資本主要通過企業投入資金購買資本財貨,例如生產設備、廠房;人力資本則通過家庭及個人投入的金錢和時間,累積知識、學歷和經驗。其次,累積有形和人力資本,同樣要投資,未來才有回報。

人力資本經濟動力

至於相異之處,兩類資本最大分別在於能否轉讓。自由市場對有形資本的轉讓或買賣未見太多限制,但現代社會基本上不容許人力資本轉讓或買賣,勞工市場是人力資本的租賃市場,絕非買賣市場。另一方面,有形資本對生產的貢獻較易界定,例如手機生產設備不大可能生產農作物;人力資本卻無甚界限,只要知識運用得宜,工程師可推出新產品設計、家庭主婦可炮製新菜式。經濟不斷增長在於創新,最重要的投入就是人力資本。

經濟學家對人力資本的關心,始於五○年代的經濟增長研究。當時的研究結果表明,經濟增長的主因並非有形資本累積或人口增長,經濟學者T.W.Schultz提出人力資本的概念,主要包括教育、培訓及工作經驗對生產的貢獻,以解釋經濟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者Gary Becker於六十年代創立家庭經濟學,他認為家庭是投資人力資本的主要決策單位:父母比較成本和得益,定出子女人力資本的投資額,這思考方式和其他經濟決策沒多大差別。至於投資成本方面,除學費和課本費用等直接開支外,還包括兒女放棄學業所賺取收入的機會成本、父母管教子女的時間成本等。

回報視乎未來收入

回報主要是日後賺取的預期收入。理論上,如果某教育水平(例如高中)的回報大於成本,家長應繼續投資。實際上,家長可能有資金限制,不能為子女提供最佳人力資本投資,這是政府普遍對教育提供補助或津貼的底因。

在以前貧窮的香港社會,教育是向上流動的主要動力。可是今天收入不均的香港大都會,教育制度能否仍提供足夠的社會流動機會?

經濟學家普遍對教育持正面態度,認為家庭應通過教育投資,增加子女的人力資本和生產力,最終會反映在子女的收入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卻另闢蹊徑,假定生產力主要視乎天生能力,由於僱主並不容易了解,便以學歷或學術成績充當反映真正能力的訊號,尋找合適僱員。這理論凸顯了教育的另一面,即發放訊號的功能,他以此奪得諾獎。

有人認為,把教育看成訊號,求學就不是求知,僅僅是求分數,為履歷鍍金,這樣看輕了教育。其實Michael Spence並無此意,他的理論並不排除教育有其他功能。

今日家長們投資龐大資源於孩子的課外學習,愈接近中學畢業,投資則集中於鍛煉應試技巧的補習活動,公開試的成績是否準確反映能力的訊號?

大學生要自我提升

筆者有幸於中大任教多年,可接觸公開試成績前列的學生,當中有善於溝通及樂於與人合作的陽光青年,亦有十分注重成績和精於考試的高材生,更有全心全意享受校園生活的愉快大學生。他們應在公開試的語文科考取佳績,但一些同學仍不能在功課、論文或考試中清楚展述觀點。

筆者任教的商業經濟科中,有部分同學不但對環球經濟無認識,對香港經濟問題也不關心。香港的公開試可淘汰一定數目的中學畢業生,但大學生的人力資本似乎還有極大改進空間。

馮嘉耀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商業經濟)及中大商學院企業經濟學碩士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國際經濟、中國經濟、香港經濟及航空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