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證券業的生存之道,就這議題筆者共發表了七篇文章,圍繞在「服務」、「資本」與「品牌」三個主要元素反覆討論,現在來個大總結。
香港回歸15年,縱然在政治和社會各方面都有不少爭議,但單看金融市場,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國際市場上於過去15年一直節節領先,新股IPO上市集資總額超英趕美,更曾連續數年高踞全球市場的榜首。
本地資金匯聚,數額的龐大前所未有,更為內企提供了數以萬億元計的發展業務資金。同時逐漸成為人民幣境外流動之所,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日漸鞏固。
金融市場雖曾面對過亞洲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沙士、近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歐債危機以及內地緊縮政策等影響,但嚴格來說整體發展仍算蓬勃。
可是,過去一直陪伴金融市場成長的本地證券業,回歸以來的發展及經營環境卻背道而馳,每況愈下,甚至瀕臨淘汰的邊緣。本港縱然號稱世界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卻列舉不出一家具代表性的本地金融證券行名字,對於自九十年代起,一直醉心發展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各方,能不感到遺憾嗎?
本地金融證券業淪落至此,特區政府與業界各自都要負上責任。為政者只顧急於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引入國際市場制度,卻忽略了業界並未具有迎接國際金融巨霸競爭的條件,也未有在政策上對業界作出扶持。
相反,政府還有意無意地不斷引入不合本地市場的政策,包括容許銀行業直接經營證券買賣服務,打擊業界的生存空間,令市場不斷質疑制度是否傾斜。是耶非耶,都值得政府撫心自問,自我檢討。
本地業界面對自九十年代起的市場開放及急劇發展,投資技巧和產品不斷創新,卻只沉醉於昔日光輝,不求改進,又拒絕善意及增強實力的建議,故步自封。市場被外資所乘,一面倒壟斷,如今外資仍在,還來了數十家實力強橫的中資金融券商,處境可謂「內憂外患」,要繼續在市場生存就更加困難了。弄致如此境地,是業界一手造成,不應怨天尤人。
面對目前困境,唯一解決辦法是解開心結,自我激勵,積極面對市場的變化與競爭。證券業三大生存要素,首先要做到的是,含多元化的產品和高質素與效率並存的交易基礎設施,這是面對需求日增的客戶所要具備的「服務」條件。
增加資本和相互整合來提升「實力」,是面對來自銀行,外資以及中資券商的競爭,鞏固客戶信心的不二法門。增加市場知名度,建立高度的認受性與誠信,確立證券行的「品牌」形象,是增加客源,延續業務,也是在日後內地開放境外投資時,爭取廣大內地投資客戶光顧中的重要元素。筆者謹願以此,與本地證券界同業共勉。
(證券業前途討論之八•完)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