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會未定調 盲目跟炒自誤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內地股市迎來三年來最大單日升幅,每次中國重要會議都是開會前升、開會後跌,十八大及人大政協兩會皆如是,已成股市的慣例。此次會議主要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定調,意義當然重大,但寬財政、穩貨幣、城鎮化等政策已是投資者耳熟能詳,成敗主要看執行力度,而非口號有多響亮。

會前諸多憧憬喜氣洋洋,但會後發現了無新意收兵草草,而內地股民只為搵快錢,所以造成股市快上快落之模式。中經會又非公開性質,即使會議日期也是「傳聞」在本周末,內容更可捕風捉影自由發揮;A股一向是「政策市」,天花亂墜容易,實行時卻處處碰壁。

投資者歲末每每對中國經濟均有一番願景,何況明年新人事新作風,習近平早前南巡具濃厚象徵意義。中國打出「城鎮化」和「頁岩氣」兩張牌已是天文數字的投資,再輔以「智慧城市」、「光伏下鄉」、「稅制改革」等新猷,投資者不乏樂觀理由。

各國財金官員無不想方設法刺激經濟增長,美國聯儲局瘋狂印鈔,歐洲緊縮求先苦後甜,中國繼續走其獨有的「中國模式」。基建投資人人懂得,但「錢從何來」卻難解,結果依舊是由銀行買單,只不過換了「城投債」或「信託投資」等稱號繼續泡沫化。

中國今年至今減息和降存備率各兩次,但存款卻不斷流失;要刺激經濟非採更寬鬆貨幣政策不可,然而通脹已悄然重來,明年的通脹預測約百分之三至四不等,偏偏美國再推出無限寬鬆,中國明年減息或降存備率均投鼠忌器,經濟政策需求穩更勝於求高求快。

中國今年起已淡化GDP的數字魔力,傳聞中的官方明年GDP預測為百分之七點五,預測略為保守,為政策施行提供較大空間;沒有「保八」之重擔,中央政策可重質不重量,城鎮化是漫長浩大工程,非可一蹴而就,投資者勿見消息便盲目跟風短炒。

在十一月進出口打回原形,打貪腐及禁「三公消費」或令內需出現短痛之下,催谷固定資產投資成為唯一選擇。由「三駕馬車」變為「獨腳走路」,中央更需步步為營,城鎮化推出配套政策將是重點,免得像保障房工程般志大財疏,結果落得向地方政府施壓及縮減目標的窘態。

頁岩氣開採是另一爭議之處,中國縱使有大量資源,但未擁有足夠技術,若因眼紅美國而勉強為之,只會鼓勵濫用補貼及破壞資源。目前中國需加速推行的是收入分配改革,以「還富於民」從而推動消費成經濟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