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綜指二千點關口這「鑽石底」終於捅破收市,投資者哀莫大於心死。據調查顯示,今年有九成散戶股民要輸錢,對股市「跌跌不休」已感麻木。諷刺的是,中國近期經濟數據見底復甦,外地資金流入,人民幣屢創新高,外資大行掉轉槍頭唱好A股。是外資大行太樂觀,抑或內地股民太悲觀?
中國證監會為挽股市頹風已出盡法寶,自郭樹清上台後新政不絕,針對股市低迷亦頻頻出招,對外有大幅提高QFII及RQFII額度,對內有鼓勵公司增持及回購,居中有「國家隊」的匯金及險資進場。行政手段有降低交易費用,以及股息紅利稅「短加長減」,又出口術不斷指估值偏低,早前先後兩次跌穿二千點的時候,不約而同出現「傳聞」令股市反彈,但一切皆徒勞,A股為今年全球表現最差主要股市恐成定局。
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縱使回落至百分之八以下,環顧全球仍難以望其項背,更令人對股市深不見底困惑不解。然而,A股真的是估值偏低嗎?今年首三季滬深二千多家公司總盈利不及十六家銀行股,整體估值僅是因銀行股拉低,其他公司大部分盈利出現倒退。
銀行股雖然市盈率低,但前景並不吸引,未來會逐步實施利率市場化,早前銀監會提出地方政府平台貸款等六項風險需排查。投資內地股市需有一定風險溢價,民企股帳目疑雲不消說,「酒鬼酒塑化劑」事件更拖累基金持重倉的白酒股急挫,甚至基金也輸怕了,內地股票型基金倉位,已降至四個季度新低。
股市下跌有分析認為是股份解禁潮所致,但以前錢不是存於銀行便是投資於股市,但現時投資選擇多不勝數,尤以理財產品如雨後春筍,回報平均在五厘以上,定息產品亦可揀企業債;大膽的可買回報率達十厘之信託產品,信託資產規模已急漲至三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六年間漲近二十倍;去年刮起的民間借貸風更動輒有幾十厘回報,股市難免被搶客。
即使投資股票,也不再是只得「買上」一種途徑,自從融券和股指期貨推出後,跌市做「空軍」亦可圖利。不過,供求關係始終是主宰股市的最大因素,有資金看好中國經濟而流入,也有「廉政風暴」掀起,以及富人身家搬竇,引發的資金逃亡。
當年多如流水的資金,追逐A股有限的股票,滬綜指六千點的短暫風光已成歷史。然而,只要中國經濟基調穩固,股市亦毋須過於顧慮短期的升跌,惟當局逢跌市便用盡伎倆「維穩」,使股民一直依賴中央動態炒作,散戶大多急功近利,價值投資觀念薄弱,中證監要「維穩」,還應首重從教育投資者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