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報告指出,全球「影子銀行」規模達67萬億美元,比○二年增長41萬億美元,FSB要求各國央行及監管機構重視。同樣,中國影子銀行情況也不容樂觀。
據筆者理解,影子銀行(Shadow Banking)就是把銀行貸款轉化為各種信用產品,把傳統銀行信貸關係隱藏在信用產品中,有傳統銀行的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類似一個影子體系。
影子銀行游離於銀行體系之外,從事類似傳統銀行業務的非銀行機構。
在歐美,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私募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等。
在中國,由於金融市場不成熟、不規範,因此不僅包括上述非銀行金融機構,還包括財務公司、信託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民間金融及各類金融機構內理財等表外業務外延伸得更大。
中國的巨大影子銀行體系正快速形成。在○二年,銀行信貸佔整個社會融資總額比重達到91.9%,到一一年該比重下降到58.2%。政府對金融較多管制下,社會融資多元化,使得銀行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額比重快速下降,銀行以外的委託貸款及信託貸款等融資工具快速增長。
銀行正規渠道的貸款利率為6%左右,民間利率達20%以上,巨大的利潤促使大量正式或非正式貸款中介公司出現,激勵了銀行業務「表外化」(銀行理財產品是主導部分)。去年內地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規模達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今年上半年,中國76家獲准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公司,受託管理資金總額已大幅增至4,802億元,增幅達70%,其中絕大多數資產是銀行業表內業務表外化所致。在沒有統計的民間金融市場,影子銀行規模更不可知,基本上處於監管真空。影子銀行的資金受高額利潤驅使,規模快速膨脹。
早年內地民間信貸市場發展瘋狂,與這種環境有關,資金很大程度進入高風險住房市場。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來自銀行貸款的比重連年下降,更多的資金是通過影子體系進入。如房價上漲,影子銀行的各種問題與風險都可掩蓋;當房價下行,整個影子銀行的風險都暴露出來,系統性風險就爆發了。
對中國的影子銀行,監管部門決不可以為在可控之內便不太關注,更不可以形式與歐美不同就放任之。商業銀行通過信託理財、委託貸款等手段,突破現在的存備率和存貸比的貸款額度限制,更因管制利率和市場利率倒掛,誘發不同主體參與衝動,使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愈來愈大。監管部門一方面要對商業銀行的表內資產表外化等現象進行嚴格監管,還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減少干預,從根本上減少金融脫媒的套利空間,放大直接融資功能,才能降低系統性風險。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