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排查風險 切忌蒙混過關

內地銀行業不良貸款,一向是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但中國銀監會堅稱風險可控,銀行股上季業績保持亮麗,不良貸款率按季亦僅微升零點零一個百分點,仍不足百分之一,看數字無可挑剔,惟背後潛藏莫大風險。中銀監亦外弛內張排查,希望能防患於未然,但風險排查先要正視現實,並非只求蒙混過關。

政府一方面要放鬆銀根刺激經濟,一方面要將風險降至安全水平,魚與熊掌實難以兼得。受中央號召向中小微企、鐵路業、光伏業提供貸款易借難收,製造業和鋼鐵業虧損嚴重,向其催款是見死不救等同「催命」,銀行有其本身難唸的經。

不過,銀行業相當配合「打腫臉充胖子」之思維,不良貸款餘額雖連續四個季度上升至四千多億元人民幣,但只是漸進式將面紗揭開,距離一窺全豹還很遠,因為擔心嚇怕了外國投資者。當然,機構投資者今年多番低價配售內銀股,已是以行動投不信任票。

不信任源自透明度太低,就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為例,數字多少莫衷一是,但估計超過十萬億元人民幣;奇怪的是上市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貸款餘額在下降,不良率亦甚低,反而令投資者起疑。地方政府拿土地作貸款抵押,估值可虛報誇大,而到期無力償還便將貸款期延長,先將塵埃掃入地氈底。

雖然今年平台貸款不得新增,但地方政府仍可繞道表外融資作為渠道,例如通過企業債券和信託計劃等方式籌集資金,今年發債規模達五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城投債」仍輾轉落入銀行手中,風險並沒有降低,只是換了名稱,炸彈未有拆除。

歸根究柢,地方財政大部分收入靠拍賣土地,樓市受調控制約而導致入不敷支,並要為國家大搞基建刺激經濟。樓市不靖,連帶借出的房地產貸款也面對龐大風險。發展商同樣改頭換臉用信託方式集資,再包裝成存戶趨之若鶩的高息「理財產品」。

內地銀行業被指是暴利行業,一直是叩門求貸的大排長龍,十六家上市銀行A股在頭三季共佔深滬二千多家公司總盈利之六成,但盈利再高、估值再低仍無法扭轉A股低沉的局面,因為帳簿背面千瘡百孔,賺了人民的錢卻賠給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

中銀監一直為銀行業制訂許多指標,每年新增貸款亦要不多不少地完成,惟銀行業也借其他渠道規避監管,理財計劃和信託產品如雨後春筍,情況就如美國的三A級次按債券和香港的雷曼迷債,一旦泡沫爆發將造成災難性結果。現時中銀監做風險排查雖嫌太遲,但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惟切勿玩弄數字漠視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