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逐步逼近「財政懸崖」,市場非常擔心,氣氛之差令美股愈跌愈深,歐股也不振,港股跟着插水。究竟能不能避免墮崖,爭拗點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應否向高收入富裕階層加稅。總統奧巴馬講到明一定要加,可是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眾議院則堅決拒加。說來諷刺,從經濟及財政角度看,向有錢人加稅是最無足輕重的,卻變成影響全局的磨心,十足因為一粒老鼠屎搞壞一煲粥。
奧巴馬在成功當選連任後首次召開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必定要結束布殊政府年代給予美國有錢人的稅務優惠,把稅率提升回百分之三十五,他更說這是選民「授權」,言下之意是無彎轉。不過,控制着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一於少理,堅持有錢人是美國的經濟引擎,絕不接受向他們加稅,其他開源節流方法反而有得傾。歸根究柢是意識形態作怪,多過經濟及財政因素。
奧巴馬及共和黨儼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向有錢人加稅對經濟的影響真那麼嚴重嗎?答案是無關痛癢!國會預算辦公室早前發表的報告,把「財政懸崖」中自動加稅及削減開支分成五大項目,明年一旦啟動,估計涉及五千億美元,拖累經濟增長近三個百分點。不過,如果只看結束有錢人稅務優惠一項,只有約四百億美元,影響零點一個百分點增長而已。
朝野各不相讓,完全是玩政治、賭立場。相對而言,其他四個加稅及削開支的大項目,阻力其實細得多,部分甚至有共識,不難傾掂。削減國防及其他公共開支兩大項,反對聲音並不大;取消額外失業救濟及相關稅項寬免一項,普遍獲得支持。至於布殊年代給予中低收入家庭的減稅措施,延續的機會極高。這幾大範疇爭議性不大,影響卻更為深遠。
因此不妨換個角度看,兩黨針對向有錢人加稅,無論最終能否妥協避過「財政懸崖」,其他加稅及削開支措施都會照樣執行,不同之處是「避過墮崖」,執行力度會溫和些;「不幸墮崖」則變成自動波,力度會強一些,但依然照加及照減,投資者必須注意。
當然,最後關頭如能化解「財政懸崖」,讓一切明朗就最理想。可是美股跌跌不休,顯然不僅只擔心政治僵局,相信也非常擔心一些勢在必行的加稅及削開支措施,提前作出反應。那些必定受削開支影響的行業包括國防、醫護等,可以預計盈利必受打擊。此外,股息稅、資本增值稅、遺產稅及慈善捐款免稅等,肯定會變,觸發很多投資者搶先出貨清倉、重整資產組合,免得明年多交稅,令股市提前出現沽壓。換言之,無論墮崖不墮崖,股市一樣要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