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珊迪吹襲紐約,導致美股、債、部分商品期貨及衍生工具停市兩日,沒有受颶風影響的地區,交易亦暫停,環球市場頓失方向。牽一髮動全身,證明紐約市確是美國以至全球的金融心臟,同時亦凸顯出這個心臟有病。在當今的電子交易時代,買賣早就可以毋須人手操作,卻因一場可以預見的風災而停頓,令人意外。香港也是國際金融中心,要以此為鑑。
美國證交會前主席萊維特對停市的批評,真是一針見血。他認為紐交所因為風暴而停市兩日,毫無疑問損害其聲譽,負面影響還不止於此。因為紐交所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象徵,竟然沒有應急方案維持正常交易,將嚴重打擊長期建立的形象。其實,真正影響比想像中更嚴重,紐約停市,遠至中北部芝加哥的交易所,以及場外交易亦要叫停,說是金融癱瘓也不為過。
從上述批評可看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突如其來的停市,很難得到市場參與者接受,尤其是面對一些並非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例如風暴,更應早就準備好應變,維持正常交易。這些要求絕非不現實或不可行,因為電子交易已成主流,交易所及金融機構只要維持電腦終端及伺服器暢通無阻,毋須現身交易大堂也可進行買賣,做到全天候交易。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是不能輕言停市,否則將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在亞、歐、美三大交易時區,區內金融中心停市,跨區交易便斷纜,投資者無法因應外圍改變部署,也不能調整在當地的投資,非常不便,難怪有美資調錢來港沽期指對沖。復市時同樣令人擔心,因為停市期間積壓很多交易,大量買賣盤一擁而上,劇烈波動在所難免,在月結季結時更煩,為投資者增添額外風險,金融中心的可靠性備受質疑。
市場消息指出,紐交所原本無意一刀切停市,只打算在颶風吹襲期間關閉場內交易大堂,電子交易平台會繼續運作,最終因為其他金融機構反對而作罷。原來很多金融機構信不過紐交所的應變措施,而且本身在平時也沒有做演習測試,擔心中途出事更大鑊,倒不如停市算數,認真失敗。由於紐約所佔的交易比重大,為免市場混亂,全國也要停下來。
香港得到甚麼啟示呢?首先,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時區的主要市場,港交所打風放假停市並非理所當然,反而可免則免。其次,在電子交易時代和自動對盤主導,可以做到遙距操作和全天候交易,正如晚上當大部分人下班後,還有很多對歐美市場的交易風雨不改地進行。如果將來做得到更好,在投資者心目中肯定加分,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更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