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外退華進 優勢慎防褪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金融中心更不是一夜誕生。香港在不同機構編製的金融中心或金融城市排名榜中,名次高低或許未盡相同,但不約而同均指向一個事實:香港在亞太地區以至國際金融市場已有相當知名度,亦具備一定競爭力,這些都是得來不易的成果。

衡量本港金融市場發展蓬勃與否,除了可從市場規模本身的變化,例如新公司上市數目、新股集資規模、股市成交金額等略窺一二,亦可從中介機構數目的增減,評估本港金融市場盛衰的風向。

證監會九月份的中介人發牌資料顯示,獲得資產管理牌照(包括經營對沖基金業務)的公司數目逐季增加,六月底時的總數為八百七十四家。九月份新增獲發牌照的基金公司數目達十二家,扣除期間取消牌照的七家基金公司,淨增加數目仍有五家。以新增淨額計算,數量雖然有限,不過只要趨勢向上,依然值得高興。

綜觀證監會歷年的資料,從二○○五年開始,獲得資產管理牌照的公司數目逐年上升,反映香港作為基金公司在亞太地區橋頭堡之一的地位,已逐漸獲得肯定。新近來港的基金背景亦大有來頭,包括德國及馬來西亞資金背景,對於鞏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國際」色彩大有裨益。

不過在表面數字「風光」的背後,其實暗藏隱憂,主要在於新增來港的基金公司,大部分是中資背景,反而取消牌照的基金公司,則以外資居多。在此消彼長下,「紅色」基金公司難免溝淡香港金融中心的「國際」色彩。

香港如果將本身定位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對於基金公司「外退華進」的趨勢,當然毋須介懷,問題是這並非香港的定位,而更像是上海,或其他有志於拓展金融市場領域的內地城市目標。事實上,無論是港府官員的陳述,或是中央官員的定調,均將香港定位為中國的「境外」國際金融中心,與上海作為「境內」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互相輝映。

可以這樣說,本港要維持並且不斷加強「國際」色彩,是其發展金融中心不可逆轉的戰略方針,絕非可有可無的成分。負責推動和發展本港金融市場的決策官員,對此不應視若無睹,必須及早應對,研究外資基金公司捨港而去的根本原因。

若問題出於香港市場本身,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港府可以改善的就要盡快改善,若問題超出港府能力範圍以外,可能需與內地監管機構協調處理,亦要積極行動,令本港金融市場在招攬外資基金上,繼續保持獨特的吸引力,否則後果堪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