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ECB新招效用成疑

今年九月初,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每月例會結束後,行長德拉吉公布市場引頸以待的新計劃,確認ECB將出手援助受困的歐元區國家。

新措施名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除分別在去年十二月和今年二月推行的有限額三年長期再融資操作外,今次計劃也許較過往任何措施的規模更大,但我認為計劃對金融市場的刺激效果只會維持短暫時間,理由是儘管德拉吉信誓旦旦:「我們會竭盡所能捍衞歐元」、「我們已準備好無限額購債」等,但新計劃卻附帶嚴格的條件。

首先,受助國家須已申請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歐洲穩定機制的援助貸款,ECB才會購買其國債。據這項「嚴格條件」,受助國家必須按歐盟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外部機構的要求,推行財政緊縮計劃及其他改革。

全面沖銷難激活熱錢

其次,ECB只購買到期期限不超過三年的債券,換言之今次計劃的擴張程度不如聯儲局和英倫銀行的量化寬鬆計劃,後者一般會購入十年期或以上的政府債券及其他證券,從而為市場注入流動資金。

第三,所有購入的債券將會完全沖銷。其實為抵銷因買債而注入市場的資金,ECB會在交易後吸收銀行存款,藉此從市場抽走與買債所需資金相同的金額。

最終,市場根本不獲注入新資金,亦即是新增流動資金淨計等於零。這和前任行長特里謝的證券市場計劃如出一轍,導致外圍國家的經濟衰退惡化。

第四,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對直接貨幣交易計劃投下反對票,但卻不足以推翻有關計劃。

在計劃公布後,魏德曼隨即發表聲明,指計劃「無異於印鈔為政府提供融資」,做法罕見。從經濟師的角度來看,魏德曼的評論並不正確。畢竟,不少央行都會購買政府債券,但不會草率「印鈔」。

直接貨幣交易計劃亦有其正面之處,最重要的優點就是計劃不設買債限額。鑑於市場會測試預先設定的限額,因此購買量和孳息率均無上限。然而,這些特點的重要性不宜高估。在某些情況下,央行可能耗盡彈藥,市場便有機可乘。

推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的理據在於,只要投資者質疑歐豬國家經濟面臨危機,他們就會沽售或賣空危難國的債券及其他長期債務證券,因而推高孳息,以致ECB的貨幣寬鬆措施不能有效傳導至財困國。如ECB行長所言,危難國市場正處於「惡性平衡」,必須重回「良性平衡」。

經濟復甦前景存暗湧

為對抗不良的投機行為,ECB可說是藉今次行動押注,相信購買獲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歐洲穩定機制保障的三年期或以下主權債券,可有效降低主權國的借貸成本、帶動信貸擴張,以及確保經濟維持復甦步伐。

然而,西班牙和意大利政策官員可能拒絕訂立上述有條件安排,這是一大問題,如此一來ECB的新計劃便完全作廢。另一個可能是,即使受助國同意申請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或歐洲穩定機制的條件,但當地銀行現時的避險情緒甚高,將導致貸款凍結、貨幣增長收縮及經濟持續下滑。

總結來說,我認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或可對市場及歐元發揮短暫的正面作用,但無助推動歐元區經濟在短期內復甦。

祈連活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