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兩萬點回落以後,市況變得更加平靜,每日成交平均只有三百多億元,無論是專業或是散戶投資者,均是買賣兩閒:因為在目前的價位買入,擔心歐債危機突然惡化,自己手中變成接火棒;沽出又怕QE3或歐洲央行(ECB)買債計劃順利推出,大市推高而後悔莫及。所以很多投資者寧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不過筆者認為這種悶局或許快要完結,大方向要出現了。
令到這種悶局出現的原因,主要是ECB及聯儲局給了大家很多期望,但這些期望都是「講啲唔講啲」,令人覺得這些期望將會發生,但又不能肯定是否發生。
例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於上周五在美國懷俄明州Jackson Hole召開的全球央行年會中,一面力挺寬鬆政策效果,但又沒明確表態QE3是否出現,成功地讓大家「唔敢信,又唔敢唔信」有沒有QE3,效果是出奇地美好,成功地「拖得就拖」;ECB買債計劃依然模糊,令投資者全無方向。
不過這些模糊的影像,看來快要弄清了。執筆時ECB給歐元區17國央行在二十四小時之內,要消化ECB行長德拉吉的購債協議,趕及在九月六日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一輪購債方案細節;但有趣的是德國法院將於九月十二日,對救市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的合法性作出裁決,如果判決結果是ESM違憲,那麼在九月六日宣布的購債方案細節,豈不是變成笑話?所以九月六日很大機會仍是「講啲唔講啲」,而等到九月十二日德國法院出了裁決之後,就會知道結果。
至於QE3,筆者仍認為推出的機會不高,因為美國仍未需要QE3。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頗為理想,零售銷售數據、房地產市場及就業數據都偏向樂觀,經濟動力並不算是太差,雖然歐洲方面的經濟偏向悲觀,但不太影響到美國經濟。而且QE3的錢,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根本不大;在過去兩次的經驗中,只會令到資產價格上升,甚至造成資產泡沫。
過去兩輪QE及一輪OT(扭曲操作)後,國債收益率已近歷史新低,加上過去經驗已知道QE是很難刺激實體經濟,所以伯南克若再推QE3,作用將明顯不如QE1及QE2的效果;所以在目前美國經濟增速尚可的情況,加上平衡各方面重點之後,聯儲局在九月推出QE3的可能性是較低的。
以上當然只是筆者的估計,但相信很快便有答案,而股市在得到答案之後,就會破除悶局,出現明確的方向。
林一鳴
中信証券國際執行董事和企業及高資產值客戶銷售及業務發展主管,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後、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哲學博士,曾獲選為「上海市1985年至2005年最優秀博士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