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調控政策不善,銀根緊縮與人民幣升值齊來,把出口打殘了,不少企業家刀槍入庫,關廠遣散,不做實業。在人財兩閒之下,這些企業家不耐寂寞,有人抬錢炒樓,有人轉營其他生意,有個別的歸隱田園,再事農耕。
鍾經緯有位相識內地企業家,就先人一步停業後歸隱田園,其方法是到市郊租下一大片農田,主要用來種蔬菜雜糧,另連帶一口大魚塘,養殖些高品位淡水魚,並在其所租土地上建了一間臨時但牢固的磚木結構大屋,一大廳四間住房,兩公婆再僱幾個幫工,過起其務農田間生活,不時才駕車回城裏老家小住,會會街坊老友。
問起其心思,確另有一番見地。這企業家自言,做實業已奮鬥了大半生,今勻世界經濟大逆轉,只怕十年八年難復當年元氣,就算到時經濟再起動,垂老身心不復再上場搏殺,而兒女另有理想無意接棒,原本的實業算是廢了。
歸隱田園適合養生,吃自己種的雜糧和菜、自己養的魚,是安度晚年難得的有勞有逸、不愁寂寞的生活,夫妻樂在其中。
這番心思與安排,確是甚合情理。老一輩企業家帶着他們物質的與精神的財富,安享其晚年去了,鍾經緯想的是,改革開放後的一代企業家,不論以甚麼形式歸隱,總之面臨整一代人退燈滅的境況。
所謂燈滅,是這一代企業家的經驗,本可以像明燈,照亮下一代經營者,但結果只能湮滅於經濟轉型中,無疑是社會經濟的無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