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投資者一向有「重股輕債」的投資傾向,曾於本地債市打滾多年的霸菱亞洲債券投資主管鄭達成指出,本地債市限於零售參與度低及企業發債意向保守,多年均乏發展;惟近年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愈趨成熟,鄭氏預期人民幣債比港元債更具發展潛力。
熟悉本地債市運作的鄭達成指出,港元債券市場零售參與度極低,主要原因包括一來本地的10年利率僅約0.9%,甚至跑輸通脹,令投資目標最基本的「跑贏通脹」都無法達到,自然難以令人提起投資的意欲;其次,香港企業,尤其大型企業,多數內部資源十分充足,根本毋須依靠發債去融資,這不難理解何以香港債市多年均無發展。
然而,隨着本港近年積極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點心」債已成為活躍本港債市的最大亮點。
何氏解釋,首先,債券的受歡迎程度很視乎其主幣的受歡迎程度,而正走向開放資本帳的人民幣,未來數年仍然會是較為受關注的貨幣之一;因此,不論本地企業或外國企業,為方便管理內地帳目,都會對發行人民幣債券有一定需求,變相令人民幣債市的規模及多元程度,在起步點上已比港元債市更具優勢。
鄭達成透露,其管理的基金目前並無人民幣債券的持倉,但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會適當增加有關人民幣債券的持貨,但一定會細心挑選質素較高的「點心」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