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搞基建救經濟

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速為7.6%,「破八」隨即引發市場憂慮中國經濟會否加快下滑。市場主流意見認為經濟已經見底,隨着中央相繼推出救市措施,內地經濟可望在第三季重拾升軌。但中國出口需求減弱,已開始影響到內地消費情緒,這也是不爭事實,要估中國經濟是否見底真是談何容易。到底中國今次是否出手太遲?今後的救市思路又該如何?

眾所周知中國仍以「控通脹」為主要目標,過去即使經濟已現下行苗頭,但人行一日未能確定通脹回落,且考慮資源價格仍高,過早減息定後患無窮。

財稅優惠效力盡失

故此中央只能在財稅政策方面入手,當中的措施可謂不少,由調高個人免稅額、調整企業稅費、調查銀行融資雜費協助中小企、加強支持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到最近準備公布《國內貿易發展規劃(一一至一五年)》,規劃涉及多個服務行業,當中可謂用心良苦,絕對是溫家寶總理所講的「實事」。

但市場信心是奇妙的東西,面對眼前的困局,財稅措施雖然可令個人及企業的可支配收入上升,但受出口放緩的影響,已形成經濟下行的預期,令各單位傾向增加儲蓄,抵消了財稅措施的效力。所以溫總說「要在鐵路等領域做幾件實事提振信心」。

新產業內房難寄望

那今後的救市重點又是如何?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留意:(1) 不要對新興產業有太大期望。固然長遠而言中央對新興產業仍會不斷有支持措施,但「調結構」絕非一朝一夕,行內仍要經歷「依賴資助——資金追捧——產能過剩——汰弱留強」的循環,中央無可能依靠扶持新興產業以「穩增長」,這種想像也不現實。

(2) 內房嚴冬仍未過去。首先樓價上漲必令通脹升溫,大大限制了中央救市的手段。中央與地方政府博奕日深,正值十八大換屆,此時此刻領導人更不能讓地方勢力凌駕中央之上,否則未來五年管治將更為艱難。再者六月全國百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同比僅跌1.9%,民意又是否接受此跌幅?我看未必。

(3) 未來政策當以引導民間資金投資基建為重點。當然這實非易事,仍得由政府做起。這可以透過重啟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力保在建項目,推出優化政策活化債市、股市及銀團以解決大企業資金需要。至於中小企及小微企的融資需要則由中小型銀行及金融公司處理,有關當局亦正加快推出試點措施以完善這類融資平台,令其收費合理化及運作規範化,借全方位打通企業資金鏈以重建市場信心。

現時各融資平台並不缺錢。美國兩次QE水浸銀行逼其借錢出去,結果扶持不了實體經濟,只吹谷了炒風。這種炒風如果在中國形成,恐怕將演化成更巨大的泡沫。今後中央將維持在財政政策及制度優化着墨,讀者不要單單焦點放在貨幣政策之上,免失投資先機。

關焯照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