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揚言會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之際,亞洲開發銀行昨率先調低美國、歐元區、中國及多個亞洲新興國經濟預測,當中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降至8.2%。有分析認為,亞洲區央行面對經濟下行,紛紛選擇減息,但因內需市場規模不及歐美,最終需依賴出口,直言只能「等待歐美經濟復甦」。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昨預料,受歐債危機影響,今年亞洲經濟增長會低過去年的7.7%,當中撇除日本、澳洲及新西蘭以外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僅6.6%。亞銀同時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分別調低至8.2%及8.5%,低過四月的8.5%及8.7%預測。
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管理主管Ramin Toloui稱,中國會進一步減息來刺激經濟。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直言,歐洲深陷泥沼、美國復甦遲緩,反映新興經濟體增長會顯著放緩,即使短暫的刺激內需行動,能令經濟支撐一段短時間,然而內需市場不及歐美,始終要回歸出口,短期內或需多次減息來暫時「止痛」。
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認為,在歐美經濟沒有起色下,新興市場推出救市措施意義不大,最終的解決方法是等待歐洲經濟好轉,新興市場只能「見步行步」。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目前通縮壓力依然遙遠,新興市場減息主要是針對經濟放緩,但目前歐美經濟體發生的問題,是長時間累積而成,並非單單數項政策或措施就能逆轉,歐美決策者均不願「解決」問題,目前只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