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未能沖喜 幣策更需深思

人民銀行減息出現反高潮,內地股市及港股在減息後不升反跌,頗出人意料之外。正如全球央行一樣,人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不應該以影響資產市場升跌為依歸,否則就會失去央行的獨立性。不過市場升跌畢竟是投資者行為的集體反映,雖然行動未必完全準確,間中或有反應過敏,畢竟是人心趨向的最直接投射,政策制訂者不妨細味咀嚼。

資產市場今次不升反跌,可從幾方面分析。首先是人行在減息之餘,同時開放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簡單說就是推高存息上限,壓低貸款下限,擠壓銀行淨息差,不利銀行盈利。內地金融股在減息生效後備受沽壓,對整體股市亦帶來沉重壓力。人行推動利率市場自由化,應是其長遠目標,吸收這次經驗,在展開下一步行動之前,需對各方面的影響作出詳細評估。

雖然長遠來看,減息降低整體社會的資金成本,企業及個人可省回數以千億元人民幣利息開支,有助整體經濟回穩,更快從低位揚升,銀行作為百業之母,應可同樣受惠。但整體經濟回升是遠水,銀行淨息差即時收窄卻是近火,投資者看近不看遠,對內銀股避之則吉,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市場行為。

此外,人行減息未能立即對市場帶來振奮,對財金官員其實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學會更好地管理市場預期。如何管理市場預期雖然有迹可尋,憑着人行官員以往累積的經驗和政策本身的效用,對每項政策推行後的效果大概也掌握得七七八八,不過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想法並非鐵板一塊,管理預期做得妥當與否,需要很高的溝通技巧。

很明顯,人行及其他中央官員今次棋差一着,本來被視為撒手鐧的減息工具未能收到預期效果,無法為市場沖喜,如果周六公布的經濟數據一如市場所料偏向不理想,提防有可能成為新一輪跌市的催化劑,令人行減息提振經濟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人行宣布減息後,歐美股市的反應本來理想,反映投資者對中國的放水行動頗為受落,不過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沒有跟隨大隊減息,剛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作證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也沒有暗示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難免令大部分對量寬「毒癮」甚深的市場人士深感失望。

從市場不理性的表現,看得出投資者想對聯儲局施壓。坦白說,量化寬鬆政策經過多次推行後,效力只會不斷遞減,投資者將複雜的經濟問題,簡化為一兩個特定政策的取捨,並且押注下去,這種市場生態並不健康,卻是政策制訂者不能逃避的現實。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