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產代理公司公布的二手住宅樓價指數已升到104點,超越九七年的102.93點高位。但二手樓市在過去幾星期交投萎縮,買家不願高價追貨,賣方不願減價求售,反映市場對後市的發展欠缺清晰及一致看法,筆者認為,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分別為外圍息口走勢對本港的影響、歐債危機的解讀及香港政府換屆的憂慮。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年初清晰表示低利率政策將維持至二○一四年年底,市場對此消息的正面反應已在本年二至四月期間反映,樓價及交投量都出現小陽春,價及量均急升,更令財金官員先後表示樓市有過熱現象,不排除再推出壓抑樓市措施。
現時一般新做住宅按揭實際利率約為2至2.5厘,租金回報率約高於按揭息率四分一至一厘不等,但以上數據尚未計算單位維修成本及待租空置期的成本,如計算在內,買樓收租或僅可收支平衡,因此投資者除應關注樓價走勢外,亦宜密切留意租金及息口走勢。
倘美國經濟稍有改善及通脹等因素,而提早進入加息周期,利率調升半厘甚至一厘,香港銀行相應調升按揭利率,供樓利息支出將即時上升,樓價的下行風險增加。即使美國沒有提前加息,若本地資金流動性轉差,銀行同業拆息突然抽升,對選用同業拆息按揭計劃的業主影響亦大。本港樓市一向是羊群心理帶動,利率或拆息抽升對樓價的打擊難以估計。
另一方面,歐債危機如未能妥善解決,以致整個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及銀行體系受到衝擊,勢必波及美洲及亞太地區國家。如歐債危機令歐洲經濟轉差,必然影響以製造業及出口為主的中國,若經濟增長放緩,來港的個人遊旅客減少,令香港營商環境轉差,企業收縮業務及裁員等負面消息必定影響樓市氣氛及樓價。
香港政府換屆也為樓市帶來不明朗。候任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期間已明確表示非常關注樓價飆升的問題,一再強調將就現時私營及公營房屋政策重新檢討,務求穩定樓價及使不同收入水平人士可以盡快住得其所。增加土地供應以滿足市場所需,但未知新供應量多寡及具體時間,正是投資者及用家的憂慮,倘若僅大幅增加私樓土地供應及資助房屋的數量,對冷卻短期樓市無太大作用,因地皮變成住宅推出市場需時數年。
不過,如果為限制投機而深化「港人港地」政策、倣效內地限制第二套房的按揭成數、又或推出資產增值稅等,則將嚴重影響投資環境,樓價下行風險亦將大增。
另一邊廂,特區政府近期對樓市的「冰火論」,又說會毫不猶豫地推出進一步的措施,以確保樓市平穩發展,市場普遍認為政府可以推行的冷卻措施非常有限,不外乎進一步收緊按揭等新意欠奉、且效力漸退的抑壓方法。
筆者認為,如果低利息、高通漲、環球資金氾濫的情況未有明顯的改變,物業價格是易漲難回。香港政府除增加土地供應及實行一些短期冷卻措施之外,其實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市民及投資者應否買樓,只能說一句「量力而為」。
蕭亮輝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香港執行總監,擁有逾22年香港及中國商業房地產的租賃及買賣經驗,主要協助本地及跨國企業在本港及華南地區設立業務據點。蕭氏現時掌管高緯環球香港辦事處,管理的團隊共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