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演活主權對沖基金

中國與新加坡的關係向來不俗,在投資市場上,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與內地同樣親密,常以策略投資者身份入股內地大型企業,尤其在新股上市時,更被視作鞏固信心的生招牌。不過,所謂策略投資說穿了不外乎「錢字當頭」,同時亦顯出在經濟低增長時代,一切均以追求回報為先。

淡馬錫在上月才斥資約一百八十億港元,從高盛手上,大手接下工商銀行股份,持股比例超過半成。事隔大半個月,便旋即在星期三大手減持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股份,套現一百九十五億港元,消息拖累這兩隻內銀股插水。不過,更值得留意的是,淡馬錫在去年八月及十一月才向美國銀行大手接下一批建行股份,變成建行最大外資股東,但此前的七月,又曾減持中行及建行股份,套現約二百八十三億港元。以主權基金來說,買賣算是頻繁,做法十足對沖基金。

對於在高盛減持工行時,獲淡馬錫在場外接下九成貨,當時普遍認為可令中國當局安心,免卻巨大沽壓有損工行股價,亦反映淡馬錫作為內銀策略投資者的江湖地位。有買有賣,表面上可視為調整投資組合,以免內銀佔總資產的比重過大。不過,連番「短炒」中行及建行,顯然不像策略投資者通常長線持有的作風,反而更像是有錢賺便走人的投機行為。

其實,就算淡馬錫變相成為主權對沖基金,也沒甚麼大不了,因為淡馬錫的憲章寫明這是一家按商業原則管理的投資公司,是積極及價值導向型投資者,適時增減持股票屬正常不過。近日大手買入工行股份後,順勢減持中行及建行股份,與分析員普遍認為工行前景較其他內銀優勝,是不謀而合的,印證這不是單純調整投資組合那麼簡單。

無論長揸或短炒,投資的目的離不開賺取回報,要在短時間內賺到錢的壓力大,短炒的衝動自然特別強,淡馬錫正面對這種壓力。根據二○一一年年報披露,一年期股東總回報率只得百分之四點六,遠低於五年及十年的複合回報率,與二十年達百分之十五的複合回報率相比,更是差一大截,可見淡馬錫近年表現不斷走下坡,有迫切需要拉高回報率。

策略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貢獻,理應不僅只出錢,還要出力、出人,協助發展業務和提升管治。可是內銀的外資股東多變成純粹出錢的財務投資者,背後原因主要是內銀根本不會讓外資有話事權,策略合作虛有其名,結果要不是像美銀及高盛大難臨頭各自飛,要不就像淡馬錫賺夠錢便走人,令主權基金也變成對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