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管局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本港銀行業整體經營環境不俗,各項風險指標比之前為佳,資本充足率非常充裕,零售銀行流動資金比率回升,貸存比率則回落,淨息差進一步擴闊。金管局肯定會拿來炫耀一番,證明早前推出的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有先見之明。其實銀行業風險是否真的如財金官員說得那麼嚴重,大有商榷餘地,反而金管局積極做政策打手則明顯不過。
一個理想的監管環境向來要平衡兩方面的矛盾,要求太低當然有危險,太高則有浪費資源的可能。香港的情況肯定有得拗,例如整體銀行資本充足率較最低要求多一倍,零售銀行的流動資金比率則高於法定水平十三個百分點,迴旋空間其實很大。至於令金管局「憂心」的港元貸存比率雖然超過百分之八十,但過去十多年並非未見過,為何今次要特別指指點點呢?
原因很簡單,主要是配合政府政策出招,盡快做出「成績」。政府大張旗鼓要為樓市降溫,樓價卻絲毫不受影響,惟有另闢蹊徑,只要令成交急跌便勉強可以說是降溫見效。在銀行貸款中,按揭貸款佔最大比重,自然成為被重點針對的對象,譬如息率不應低於某水平,借貸成數揸得緊一些,按揭貸款便應聲急降,正好證明樓市已降溫。可是實際需求減少了嗎?銀行真的不想搶按揭嗎?
另一項被重點關注的是對內地的貸款,過去一段時間,為內地企業提供「內保外貸」是銀行一條財路,可是這等於拖中央後腿,削弱緊縮銀根的效力,結果在金管局「關心」貸存比率過高之下,要接受風險指導。其實,港元貸存比率回落,相信與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存戶不再熱衷兌換關係更密切,說是審慎監管有效未免以偏概全。
銀行業在放貸時是否真的不理會風險,需要金管局積極指點?看來未必。本港中小企業經常抱怨借錢難,銀行界坦承這類貸款的風險較高,需要有充足抵押品,利息亦較貴,除非有政府擔保,否則不會經易開水喉。相對而言,之前增長得較快的貸款類別,屬於較低風險才對,只是過不了金管局配合做政策打手的一關。
當貸款出路減少,各項風險指標自然變好。不過,觸發金融危機的往往並非顯而易見的存貸業務,而是那些不易被察覺的影子銀行複雜交易。市場經常傳出,一些金融機構因為存款苦無出路,不時會配合投資銀行提供一條龍的套息貸款,部分資金更在中港兩邊走。金管局卻少有對這些風險公開說三道四,顯然是沒有特別的政策要求作針對性打壓,可見宏觀審慎監管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