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分析員推薦心水股,大家聽得多,若然由證券監管機構大員談股論市,便有點匪夷所思,現實卻真的是無奇不有。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成立儀式上,直言滬深三百指數的藍籌股,靜態市盈率不足十三倍,顯現罕見的投資價值,即時投資的年均收益率可達百分之八,勸人入市的味道極濃。這一番話隱含的意思是,中證監的政績與指數升跌掛鈎,難怪護盤心切,做埋股佬嗰份,這樣的前景便堪憂了。
內地股市有所謂「十年一夢」,大意是多年來原地踏步,與高速增長的經濟全不匹配。中央領導人早前便說要大力提振股市信心,等於承認股民目前極缺乏信心,不肯入市。理論上,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應該建基於所謂的三公原則之上,即是公平、公正及公開,只要是公平較競,無論贏輸都能以平常心看待,可惜A股一直做不到。
其實,A股與其說是一個市場,不如視之為具政府職能的隱性部門來得更貼切。不妨看看,「十二五」規劃要培育新興產業,中證監便提出資本市場要與科技創新行業對接;中央要求大力扶持農業,證券產品便要貼近「三農」所需;社會保障資金缺口巨大,於是股市亦要與之形成緊密互動關係,在在顯示股市配合和執行政策的特色。
可是任何政策都有突然改變的可能,今天可以奉命予以扶持,說不定明天便變成全力打壓,企業有幸獲准上市,儼如千載難逢、一瞬即逝的機會。正是這個原因,令內地股市被批評變質為賭場,股民利益被完全忽略。至於新股上市集資,更是赤裸裸的瘋狂抽水,所謂三高,即是高定價、高市盈率及高集資額屢見不鮮,因為有得抽水便要盡量抽,否則蘇州過後無艇搭。
當了解過內地股市多年來原地踏步的因由,便明白無論是托市或救市,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制度建設不可信,由中央引導各路資金入市最實際。例如幾年前由中證監大力倡導,以超常規速度發展基金業,又如現在猛打開口牌說各地社保基金入市買股票已經準備就緒。股民對股市有沒有信心,全看中央有否放水,水量是否足夠。中證監作為股市的守護者,以指數高低論政績,是十分自然的事。
郭樹清上任剛過百天,期間的確推出了一些新政,好像強制上市公司派息,以及公布更多新股審批資料等,不能說沒有做實事。不過,中證監如繼續扮演多重角色,要配合國策扶持特定行業,便很難全心全意站在投資者的一邊。所謂提振信心,只怕最終淪為空談,內地股市的前景也就難逃載浮載沉,要見長期大牛市便真的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