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進軍商品市場,港交所(00388)正研究多個不同的商業模式,不排除與內地有關交易所及國際的夥伴合作,但未有具體定案。
現時金屬類期貨最活躍市場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內地方面就是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現時有銅、鋁、鋅、鉛、黃金、燃料油及天然橡膠等期貨合約,近十年成交額及成交量大幅上升,一○年全年成交額高達123.47萬億元人民幣(雙向計算),按年增長67.4%;成交量就達12.43億手(雙向計算),按年增長43%。其中銅期貨的成交額達29.6萬億元人幣,佔全國比重13.06%;鋅期貨成交額達25.5萬億元人幣,佔全國比重11.27%。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承認,港交所不排除與任何機構進行合作,包括內地有關交易所及國際的合作夥伴。被問及會否以收購形式進行?他回應所有模式均可考慮。
為爭取大宗商品定價權,內地近年積極豐富期貨產品,包括籌備推出鐵礦石期貨等,政府亦考慮取消執行了十多年的禁令,允許內地經紀公司試點進入國際期貨市場,不過,業者直言,中國要增強國際商品定價權任重道遠,恐怕難一蹴而就。
以每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為例,便一直受制於國際礦企。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朱宏任昨日即警告內地鋼鐵行業,今年可能面臨鋼材供應過剩,以及鐵礦石等原料價格高企的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