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銀行司庫「威發」果然眼光獨到,大市周一雖然回調,但周二已經幾乎收回失地。但市場訊息仍極度混亂,周一和舊同事午膳團拜,兩位任職不同券商的舊同事,都分別透露機構性投資者現金水平仍偏高。只是這班在過去數年投行界瘋狂淘汰賽中的幸存者,早就學曉不要特立獨行,簡單來說就是寧跟大隊表現差,也不會刻意冒風險去跑贏大市。所以,這反而出現去年大市愈跌愈沒有人買,相反,大市每升破重要關位,反而有機構性投資者加碼的古怪情況。
執筆之時,財政司司長正宣布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似乎重心算是由全民派錢,變成集中照顧中、小企和中產階級。不過,即使財政預算能刺激香港經濟,對港股能有多大正面刺激也是存疑。
因為港股今時今日的比重中,中資股和國際性大企業如滙控(00005)及和黃(00013)可謂舉足輕重。那麼,歐債危機的進展,中、美經濟的表現隨時有決定性的作用。大市技術走勢,也開始愈來愈差,因為200日線阻力隨着時間過去,愈拉愈低,現階段已壓至20,600點水平。
已成淡友的「銀行家」酒友,就一直堅持周一周三,大戶是靠挾期指抽高大市,然後伺機沽空現貨做淡。香港正規沽空盤,只能掛牌候沽(Uptick),而不能沽落掛隊買入的一邊,以免在大跌市時造成雪球效應。所以,在開市前要偵察沽空盤的出現,就要不斷看大藍籌股的板面,是否有大行爭相在最低沽出價爭相掛出沽盤。
說也奇怪,當大戶想沽空一隻股份時,除了最低掛沽價擺出總數較大的沽盤外,板面左手邊的最高買入價,很多時亦出現大行的小量買盤。好像昨天收市時,工行(01398)板面便出現有18個買盤,於最高掛牌買入價共排入45萬股,而最低沽出價則8個沽盤合共求售110萬股。平均每個買盤若25,000股(450,000除18),而平均每個沽盤則有137,500股(1,100,000除以8),明顯是用小量買盤逼心急買家直接掃入沽空盤。
至於樓市方面,市場曾一度猜想政府會微調(放寬)打擊炒樓措施,例如減低特別印花稅(SSD),但最終落空。一般股票散戶可能會略有所失,但基金大戶似乎早就沒有太大期望,否則昨日跌市中的恒地(00012)和新地(00016)的股價,為何能逆市企穩?
綜合在銀行界和地產代理界朋友的消息,發展商仍然積極想辦法套現,而一些靠地產以外事業起家的實力樓市投資者,亦抱觀望態度,絕不輕言買貨。就是買的話,殺價亦去得甚盡,而且以舖位為主要對象。
據「少年樓神」觀察,愈來愈多實力物業投資者,把商業舖位視為自己整個物業組合中的高息藍籌股,作長線持有的部分。相反,一般住宅物業,則視為組合中短炒對象。據他了解,其實有不少名牌物業投資者亦想沽貨減磅,但因盛名所累,和樓市交投過分薄弱,怕自己縱使願沽,市場一傳便嚇冧樓市。
「銀行家」酒友便笑說,以樓市現時的承受力,任何地產大戶想買平貨,最佳方法可能是首先帶頭劈價沽貨震倉。另外,一些喜歡炒賣的二線富豪,亦四出向不同銀行安排大額備用貸款,是否以備寒冬,還是候低買貨則見仁見智。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