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若欠彈性 樓市發展難穩

剛公布的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到在即將公布的賣地計劃中,會將四十七幅住宅土地放入勾地表內,其中約有半數屬於新增用地,估計落成後可以提供約一萬三千五百個單位。

若連同賣地計劃、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西鐵和港鐵上蓋項目,以及土地契約修訂或換地項目和私人重建項目,估計下年度可提供約三萬個私人住宅單位。

與以往幾年本港住宅供應數字比較,三萬個單位屬於較多的供應量,雖然港府官員口口聲聲說,堅持推出一定的住宅供應量,是希望給予市場清楚訊息,港府決心維持穩定的土地供應,不想受經濟周期以及樓市波動影響。

不過翻看資料,發展局官員去年初曾預計,今年度住宅供應量可望達到三萬五千四百個,比今次預算案提及的供應量更多,即使這不是住宅供應的硬指標,但港府在不動聲色中,悄悄將供應預測量大幅調低約一成半,反映其中有變。

究竟是港府官員去年對樓市供應太樂觀,大口說多了,抑或眼見今年樓市下跌和外圍經濟勢色不對,需調低供應預測以配合實際情況,有待官員進一步解畫。坦白說,住宅供應與樓市升跌及經濟周期表現息息相關,兩者根本不可分割,硬生生要土地供應政策保持獨立性,說穿了,其實是港府官員政策僵化,不想變通的託詞。

遠的不說,不妨回顧本港樓市最近兩次大調整期,一次是○三年遇上沙士疫症,另一次是○八年歐美爆發金融海嘯,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大環境發生巨變下,本港土地政策當時均要急轉彎,減少供應數量,藉此紓緩樓市跌勢。遇上經濟大動盪,政策企硬不轉變,只是自討苦吃,令樓市無法平穩發展。

正如曾俊華在宣讀預算案時所說,歐美經濟前景欠佳,外圍環境迅速惡化的風險正在增加,本港今年上半年出口表現不容樂觀,倘若貨物出口在第一季急挫,整體經濟便可能在首季出現倒退。面對如此兇險的經濟形勢,樓市前景其實相當不妙。對於現時偏向樂觀的供應預測,只能姑妄聽之,未必可以作準。

事實上,今年初西鐵荃灣站灣畔項目因為價錢不合而流標,已是向港府土地政策發出警號,反映決策官員和樓市發展完全脫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由於樓市與本港經濟緊密結連,調整樓市政策的力度和時機一旦失準,受害的不僅是物業用家或投資者,對整體經濟也是沉重打擊。港府土地政策必須靈活變通,與時並進,切忌食古不化。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