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狠劈評級 歐債危情爆燈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一不做二不休,繼去年破天荒摘走美國的三A最高信貸評級後,今年再下一城,一次過調低九個歐元區成員國的債務評級,是針對歐元區信貸質素規模最龐大的降級行動。法國和奧地利這兩個歐元區三A國家齊齊中箭墮地,令影響歐債危機的不穩定因素激增。

經過這次調整後,歐元區十七個成員國之中,僅餘下德國、荷蘭、盧森堡及芬蘭保留三A信貸評級,「三A級」國家數目愈來愈少,對於歐元區整體的信貸質素難免帶來沉重壓力。即使標普今次的調整行動沒有一網打盡,但實情是除了德國之外,其他不在今次降級之列的歐元區國家,評級前景均變為負面,意味其他「三A級」成員國或遲或早,都會步法國和奧地利的後塵。

下一個最主要的箭靶,很自然落在德國和歐洲金融穩定機制上。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是歐盟為高負債成員國提供財政援助的工具,資金主要來自歐元區成員國,鑑於仍然保留三A評級的歐元區國家持續減少,以這個陣容來撐起歐洲金融穩定機制,任何人都知道基礎非常薄弱。

標普在後金融海嘯時期的表現,經常勇字掛帥,惹來極大爭議,不管是甚麼國家,只要國家財政管理在標普眼中出現問題,一概不給面子。其中對法國的降級行動,更是擾攘近兩個月之久,標普也曾錯報法國評級下調的消息,令法國政府大為不悅,大興問罪之師。現在回看這事,方知標普原來不是「錯報」,只是「過早預報」。

值得留意的是,標普解釋將歐元區國家評級調低,主要基於歐洲核心國家提出的應對方案沒有對症下藥,指出一味強調邊緣國家緊縮財政開支,忽視這些措施會削弱負債國的競爭力,令負債國的情況弱上加弱。標普的弦外之音,是各國政府需要推出更多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

對於標普所提出的意見基礎,究竟是靈丹妙方抑或是糖衣毒藥,有待研究,不過如果歐洲政府的債券發行繼續需要標普這類機構給予評級,我行我素的做法,畢竟是自討苦吃,不利盡快解決歐債危機。歐洲方面倡議成立本身的評級機構,以免再受到以美國作基地的評級機構擺布,相信是逼虎跳牆下的情急之言,對於紓緩歐債危機可說全無幫助。

從標普將歐元區國家降級並將展望列為負面等舉措,可以肯定標普的大規模降級行動不會是最後一次。面對質疑,歐元區國家與其反唇相譏,不如切實拿出更多具體措施,縮窄成員國之間的分歧,用行動來證明各成員國對歐元區的承擔,否則外界對歐元區最終瓦解的預言,必會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