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的外資戰略股東美國銀行再次大手減持,套現超過五百億元,餘下的建行股份權益降至不足百分之一,是繼高盛在上周大手減持工行股份後,不足一星期內,內銀外資股東又一次大規模套現。市場普遍認為減持非壞事,可消除影響股價的不明朗因素,其實真正意義不止於此,標誌着內地銀行引入外資戰略股東的時代告終。
每逢有外資戰略股東減持內銀股,少不免會被說成把內銀變成「提款機」,並歸咎是當年賤賣國有資產所致。其實,幾家內銀巨頭在上市前,經常被形容為資產質素差,已陷於技術性破產,如果不是經過多次剝離不良資產及接受政府注資,是不會有今天的模樣。所以當時引入外資戰略股東,與現在一些新股在上市前,刻意找知名基金及大戶捧場造勢,根本無分別。
工行一些內部研究曾指出,引入戰略股東有三個目標,分別是引資、引智和引制,從排位可見引資最重要。這些研究不諱言從中可得到「隱性擔保」和「品牌溢價」,因為有了外資戰略股東,便可增加市場對內銀的了解,提升招股上市吸引力,取得較理想的定價。外資股東在上市前以低於後來的招股價入股,到現在以高價套現,與其說是當年賤賣資產,不如視之為變相給予擔保費或顧問費。
在上述目標指引下,四大內銀之中最早上市的中行,便引入了蘇格蘭皇家銀行及瑞士銀行,工行的外資戰略股東有以高盛為首的三家金融機構,建行則選擇了美國銀行。不過,隨着內地銀行熟習新一代金融市場運作,賺錢能力愈來愈強,對這類戰略股東的依賴變得可有可無。四大之中最後上市的農行講明,環境已不同,外資金融機構想參與便要按招股價認購,印證了時代變遷。
內銀的外資戰略股東看來也不是只想等股價高升便立刻套現走人,反而希望以戰略合作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不過,內地銀行市場並沒有真正對外開放過,戰略合作徒具虛名,正如剛才提過的研究也承認,合作是形式大於內容,外資銀行在內地不見得有優勢。理想與現實的差異巨大,外資股東從戰略投資,退而求其次變成財務投資,有迫切需要用錢便沽貨,實屬人之常情。
蘇皇及瑞銀早已沽清中行持股,美銀持有的建行股份已經微不足道,相信高盛也不會長揸手上的工行股份,原因不外乎是金融海嘯後要不斷撲水。內地銀行業或許會覺得歐美同業不外如是,因而後悔當年的引資決定,未免事後孔明,反而應該引以為鑑,尤其要小心處理地方融資平台、影子銀行及房地產貸款等包袱,切勿重蹈別人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