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供不應求,已成為香港社會的矛盾根源,導致年輕人「上樓難」無法置家立業,導致樓價高企中小企難以生存等等,尤其以市區土地資源供求最為緊張。與此同時,大批舊樓卻遍布市區,重建進度緩慢。政府若能放寬舊樓重建的種種限制,例如提高地積比例、放寬高度限制等;對發展商以有利可圖為誘因,令樓房向高空發展,才能短期內提高大批房源,活化舊樓土地資源,緩解市區用地的供求矛盾。
據政府市區重建局網頁公布的數據;全港約有4,000幢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樓宇。未來十年,這些樓宇的數目更會按年遞增500幢,而每年動工重建的舊樓只有數幢。當中因重建進展緩慢,而凍結的土地資源十分可觀。
長期以來,舊樓重建進度緩慢,關乎政府用於重建的資金、人力畢竟有限,重建進展緩慢,不少重建項目延續十年以上都難以完成;而對私人發展商而言,由於收樓困難、舊樓重建地積比例、高度限制愈來愈嚴格等因素,重建項目利潤偏低,因此亦對重建缺乏投資意欲。
限制房屋密度、加強高度限制,為居民營造低密度生活社區、提供優質城市生活的重建理念,看起來很美。問題在於,按這樣的規劃原則,不少地段重建後的地積比例將比以前減少,虧本買賣自然無人肯做。這些舊樓只好繼續成為城市「風景」,以致重建無期。
高度限制更不合理。香港地狹人多,向高空發展才能盡量釋放地面空間,並有效利用土地資源。限制高度,只能令重建樓宇盡量橫向發展,樓房肥矮,街巷狹窄、通風不良。
舊樓重建程序,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每個重建項目,首先要符合城市規劃條例。香港每區都有規劃大綱,對土地用途、地積比例、房屋密度、高度限制等都有嚴格規定。這些限制有愈收愈緊的趨勢。如前文所述,這些限制已嚴重影響舊樓重建,極需盡快修訂。
重建舊樓第二關是要符合建築條例。最為人詬病的是政府出台對「發水樓」的限制,規定「發水」面積不能超過10%。其實所謂發水樓只是發展商將露台、會所等附加面積,計入售樓面積出售。多建露台、會所並無問題,問題是發展商有無向市民瞞報附加面積。
政府應做的是,側重立法規管發展商資訊披露透明度,規定發展商必須如實公布附加面積,而不是限制附加面積。政府不當干預的直接惡果,是小市民享有的露台面積大幅縮水、會所面積大幅縮水,導致市民生活空間更加狹小,居住質素惡化。
最後一關是地政總署簽發地契,以及補地價。舊樓重建其中一個重大支出就是補地價,而且往往簽發緩慢,最快也要一年時間才能完成手續。若對補地價的費用不滿,和政府議價的話,隨時兩、三年都談不下來。對舊樓重建項目豁免部分或全部地價補償,將對重建速度起到重大促進作用。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