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港股瘋狂波動,對沖基金傾向利用衍生工具獲利,最常見是率先沽空,然後再購入期權進行對沖,當中最能於「大Chok市」中獲利是「馬鞍式期權」。惟周三歐盟峰會「是死是生」(Dead or Alive),儼如「賭大細」,市傳昨日有投資銀行逼迫對沖基金補孖展或平倉,以致昨日正股收市後,場內場外錄得大量相同水位的認購及認沽期權「組合式」平倉成交。
「馬鞍式期權」及「勒束式期權」被對沖基金廣泛應用,馬鞍式組合即同時購入十月及相同行使價的認購與認沽期權;勒束式組合是購十月份較高行使價的認購及較低行使價的認沽期權,目的是「出售指數波幅」獲利。
對沖基金及專業投資者現只炒短線一個月期合約,由於預期十月份恒指可能升或跌2,000點,故不少大戶透過上述兩種期權博結算日前,大上大落會觸及認購及認沽行使價獲利,據悉不少認沽行使價在16,000點;認購約在19,600點附近。
有對沖基金更同時「沽(short)」十月馬鞍式期權組合、「買(long)」十一月馬鞍式期權組合,但愈接近月結日而大市出現大波幅後單向發展,會拉近長短倉兩套組合價值,賺蝕會相抵銷。
投行消息透露,十月份合約在本周五到期,有對沖基金因「未到價」或「食到盡」而傾向周五才平倉,但歐盟峰會若無法達成協議,本周六前不會再召開會議,大市周四至周五或現「大單邊」升或跌,因此要求倉位大的對沖基金及投資者補孖展,據悉有大戶不願或沒錢補倉,被迫在昨日平倉,然而平倉盤非常「陰濕」,拖至四點○八分至十分最後一刻,出現不問價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