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向來是金融界人才的搖籃,曾成功預言○八年金融海嘯的「末日博士」魯比尼,便是紐約大學的經濟系教授。香港的商學院教授的講學亦不遜色,《產經&U》記者特意走訪本港兩所大學,細心聽聽商學院「人氣教授」的講課,親身感受他們的魅力。
要數大學內商學院的人氣教授,怎能不提中大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馮嘉耀!《產經&U》記者曾特意走訪馮嘉耀的講課,當日學生坐滿了一個班房,對教授的提問亦非常踴躍,更不時哄堂大笑,氣氛與一般大學課堂大相逕庭。
馮嘉耀表示,第二年試行的教學法令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增,「這套教學法透過分析財金新聞及探索日常生活例子去學習經濟學,所以我很重視向學生述說財經大事,更希望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他續說:「為了緊貼時下青年的溝通方式,我嘗試利用網絡平台鼓勵學生自發學習,定下題目給他們參與網上討論。」
課程的最大特色,是學生需要提交一段約五至十分鐘的短片,以日常生活例子去表達經濟學的理論,「在課程設計上,我們很重視學生能夠把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學習結合創意、數據及多媒體內容分析及表達。」一些出色的短片更會被用作下一年的教材,「有些同學拍攝的短片很富趣味性,當然亦能把經濟學的理論加以發揮,這些都很適合作為教材,在堂上播出短片亦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的反應也不俗。」
《產經&U》記者到訪當日觀看了其中一段短片,發現學生的製作甚為認真,在校園內多個地方取景,甚至出動道具增加戲劇性,亦有男女角色互換令短片更為惹笑。該短片的題材為戀愛,片中主角面臨各種愛情煩惱,旁白以挑選男朋友解釋「機會成本」,放棄逝去的戀情代表「既往成本」。短片播放時所有學生都全神貫注,看畢短片後更會有相關的討論。馮嘉耀表示,這一代的學生甚為缺乏團隊精神,亦不懂得溝通技巧,但製作短片很講求合作,他相信學生可從中可以建立無形的良好品質。
○八年金融海嘯,捲去了不少人的財產,尋根究柢是市場缺乏了完善的風險管理,令往後一眾銀行以至國家亦得進行「壓力測試」。在學界,科技大學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副教授蘇家培,○九年時就聯同其他教授開辦風險管理與商業智能課程,貼合金融市場的「潮流」。
蘇家培的課程不但夠「潮」,亦兼具人氣。學生對他喜愛的程度,從他所獲的教學獎可見一斑。他在○九年獲頒卓越教學服務獎章,○五年奪得由學生評分的科大商學院傑出教學獎項本科組別獎,更九次被學生會組織選為十大講師。
問他的教學心得,他直言首重溝通,「我很鼓勵學生發問,下課後我經常會被同學包圍。」為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他的辦公室更是「門常開」,且除了教學上的問題,學生遇到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也可找他傾談。」
蘇家培在科大執教鞭十五年,早年負責教授統計學,及後觀察到市場對風險管理專才的需求愈來愈大,○九年聯同其他教授開辦風險管理與商業智能。他表示,「經歷過多場金融事故,風險管理在全球將會更受重視,而藉着過往的數據,可以分析到亞太、歐美等地或商業銀行的風險走勢,以加強財金界的穩定及完整性。另外,醫院、環境保護等都可以應用到風險管理的概念,將風險數據化。」
談到功課及考試,蘇家培卻絕不手軟,而考試形式亦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考試會在電腦室進行,同學會被給予一些金融數據,從而計算出該項目的風險,他們日後去金融機構面試也有機會遇到類似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