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所是一個買賣股票、企業債券、國債、衍生工具等證券的市場,交易所之誕生,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的荷蘭,當時著名香料貿易商——荷蘭東印度公司,其董事局成員有七十多人,但實際決策權卻落在被稱為「十七紳士」的十七個董事上,為了讓各董事能套現其股權,東印度公司准許股東在特定時期出售股票,這種股票交易體系就是現在股票買賣的前身,而當時交易的地方亦是近代交易所的誕生地,即後來的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隨着時代的發展,交易產品及方式愈來愈多,亦愈來愈複雜,產品除了股票外,也開始包括企業債券、國債、期貨、期權,買賣方法亦包括沽空、孖展等等,交易的方式亦大有不同。一九七一年納斯達克的成立,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子交易市場,讓投資者、莊家能通過電話或電子化網絡直接交易,不必再拘束於交易大堂內進行。至於近十多年,交易所發展更為急速,不少交易所公司上市集資,亦有不少交易所互相收購、戰略結盟,此情況於世界各地比比皆是,紐約泛歐交易所和德國證券交易所的敵意購併、倫敦證券交易所敵意收購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團、在亞太區新加坡亦曾欲以83億美元收購澳洲交易所,這些交易所購併活動都顯示了在全球化底下,交易所之間競爭的殘酷。星交所卻購併澳交所,目的明顯是藉以挑戰東京及香港於亞太區之地位,為甚麼澳交所是星交所的目標呢?
澳洲一直以來希望成為區內金融中心,但這情況往往受到掣肘,第一是政府態度方面,澳洲於十九世紀已成立六個交易所,分別位於澳洲每個省之內,而這六個交易所乃獨立運作。直至1986年,澳洲國會才通過法案,合併這六個獨立交易所,澳交所才正式成立,後來澳交所也收購了悉尼期貨交易所,但收購過程同樣受制澳洲的政府取態,前後要經過八年時間才能成功完成這項合併計劃。
第二是地理位置,澳洲一向給人的印象是偏遠,既不近歐洲、北美洲等已發展的地區,與其他新興市場如亞洲、南美洲亦不算接近,其地理環境在先天上令其定位有點進退失據,所以投資者往往認為澳洲是個以本土為主的市場,使其難成為外國企業上市集資的頭號選擇,在澳交所上市的外國企業不多,佔其總上市公司數目不足半成,這說明了澳交所的上市資源很集中在本地,也令人懷疑澳交所是否真正能國際化,並挑戰區域內交易所的地位。
事實上,地理上與澳洲鄰近的已發展國家為新加坡,兩者表面上大有合作空間,而上文亦提過,新加坡欲以83億美元收購澳洲交易所,這無疑是澳洲國際化的大好機會。在此之前,兩地曾於二○○一年底建立了全球第一個證券共同交易連接,讓兩地投資者能透過該地的經紀,直接在對方的證券交易所進行選擇性交易,但因交投量持續疏落,最後於二○○六年終止連接,可見星澳兩交易所合作不算十分成功。
再者,澳洲方面不欲把結算中心落入新加坡手中,意味着兩所合併後仍獨立運作,所產生之協同效益成疑,所以澳洲方面後來否決此交易不是意料之外。不過,筆者認為星澳兩交易所即使購併成功,其實力與港交所仍有一段距離,港交所區域內的直接競爭對手還是上海。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兼金融學教授蘇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