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自由兌換勿自亂陣腳

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進程,本來是中國貨幣制度由幼嫩、封閉邁向成熟、開放的個別案例,但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各國對美元氾濫造成的金融市場亂局,敢怒而不敢拋美元,明知美元資產長遠來說並不可靠,在別無他選之下,也要繼續購買美元資產。各國期待出現另一種儲備貨幣可供選擇,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既有中國經濟本身的需要,也與全球對於一個更平衡、更穩健的國際貨幣制度的需要,緊緊地連扣起來。從中國現實的利益立場看,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的進程宜慢不宜快,但從全球對另一個儲備貨幣的需求看,他們很明顯是希望進程愈快愈好。

事實上,在不同時間經由不同的人表述,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也有頗大出入。早前有意見認為要到二○二○年才可實現目標,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近期提出人民幣可在二○一五年自由兌換的見解,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則更前衞,認為人民幣實現完全可兌換的條件已經滿足。

李稻葵和郭樹清的言論備受外界重視,但他們的觀點並不代表中央在人民幣議題上的官方思路,頂多只可視為測試外界意向的試探氣球。按照人行行長周小川的定調,官方對於實現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並沒有既定時間表。

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曾經指出,人民幣要實現完全自由兌換,必須符合多項要求,包括穩定的宏觀經濟、健全的微觀機制、健康的金融體系、有效的金融監管、有利的國際環境等。上述各項準則,除了有利的國際環境這一項勉強符合要求外,其餘各項與合規的標準仍有相當大距離。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系,卻中看不中用,無論是經濟或金融結構,與發達國家的水平差距仍然相當大,短期內難望分庭抗禮。就以內地的銀行業為例,大型銀行受累歐美債務危機的程度雖然相對有限,但地方融資平台以及民間貸款等問題不斷拖着銀行業的後腿,有專家甚至警告地方融資及民間貸款若不妥善處理,隨時成為有中國特色的「次按危機」。

無可否認,人民幣未能完全自由兌換,若干程度會妨礙內地經濟和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但也形成一道防火牆,阻隔歐美市場債務風暴對內地金融體系的衝擊。中國若想及早開放內地的資本帳,做到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必須認真而徹底地建立好基本的金融秩序以及監管機制,才可將人民幣國際化開入快車道,否則中門大開,只會加快暴露本身體制的弱點,予國際熱錢可乘之機,自討苦吃。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