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很多朋友詢問筆者:為甚麼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說沒有QE3(第三輪量化寬鬆)之後,股市會上升呢?筆者反問:為甚麼QE3可以令股市上升?
因為筆者認為,QE3是一個壞消息。假若美國推出QE3的話,股市應該要下跌。
QE3能否刺激美國經濟,重點要看貨幣流通速度、價格水平和經濟產量之間的關係。在貨幣經濟學的理論中,有一著名的費沙(Fisher)公式:
MV = PQ
其中M代表貨幣供應量(Money Supply),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P代表價格總水平(Price),Q代表整體經濟實際產出量(Quantity),而PQ代表了整體經濟收入或GDP。當政府推出QE的時候,理論上可以推高貨幣供應量M,但由於QE印出來的銀紙,只是進入資本市場而非實體經濟,所以貨幣流通速度V可能不升反跌。結果GDP是升或跌,那就要看V的跌幅,是否大於M的升幅。
在QE1和QE2的時候,增加貨幣供應量M,整體MV仍是上升的,當時通脹仍未算是高企,P沒有顯著上升,結果整體經濟產量Q是可以上升;但到了今天的情況,QE3除了推高M之外,物價會跟隨貨幣供應而上升,造成急速的通貨膨脹,結果大力地推高P,而P上升的速度是會快過M,所以整體經濟產量Q就會下跌,貨幣流通速度V也會因經濟活動減少而下跌,最後連GDP都會下跌。
由於QE3印出來的銀紙,很大機會只進入資本市場而非實體經濟,不能推高GDP及降低失業率,但卻會造成通脹急升,結果會為美國帶來「滯脹」(Stagflation),即是經濟增長停滯不前,但通脹處於高水平的情況。這種高通脹加上經濟衰退的組合,是眾多情況當中殺傷力最大的,對經濟所造成的打擊十分嚴重,殺傷力甚至比衰退更甚。
當政府在QE1和QE2不停印銀紙,貨幣流通向下的速度減慢,造成物價開始上升,結果GDP也出現上升的假象;但這個騙人的現象,只是代表貨幣轉弱的開始。到了今天的日子,通貨膨脹已經上升,政府若再推出QE3,反而是銀紙印得愈多,貨幣貶值得愈厲害,造成通脹急升和經濟下滑。滯脹的出現,會令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然後轉嫁至消費者的層面,削弱了人民的實質購買能力,加上經濟出現衰退,失業情況加劇和市民收入下降,然後又進一步推低經濟。所以美國沒有推出QE3,筆者會當是一個好消息來看。
中信証券國際董事林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