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八月初,當時市場把焦點放在環球經濟的變化上。由於環球經濟一直轉惡,投資者便大舉拋出手上風險投資,這包括股票、商品及商品貨幣等,導致上述資產價格急劇下跌;相反有資金避難所之稱的美債市場、日圓、瑞郎及黃金等則得到不少資金流入而有所受惠。
到現在,就筆者所留意到的環球經濟,相對比本月初基本上不但是沒有任何改善,嚴格來說應是更差。因為美國第二季GDP已進一步向下調至只有1%增長,而歐元區的經理採購指數中的製造業指數,於八月份更跌穿了50點的分水嶺,顯示歐洲的製造業已收縮。
幸好,現時投資者的目光並非集中在經濟因素上,而是集中在各國可能推出的刺激經濟方案。筆者的建議是,趁現在市場把焦點放在未來歐美可能推出的刺激方案,對未來充滿幻想之際,如手上持有的澳紐加等貨幣一旦返回成本價,應考慮盡早沽貨離場。
有一點必須明白,由於美國政府的發債上限已被國會封頂,美國政府已失去宏觀調控的能力。加上聯儲局已兩度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方案,但均以失敗告終。如QE3推出後美國的經濟情況仍未能好轉,市場的信心一旦崩潰,屆時情況可不堪設想。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溫灼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