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私人住宅施工、落成、一手積存量數據,對樓市全無驚喜啟示。不用說,市民置業難、租住難的情況,短期不但無改善,反可能惡化,凸顯了樓市舊病新傷齊發作的政策困境。與此同時,政府日後勢必更倚重有形之手,去左右樓市的發展。
上季私人住宅施工量達四千七百伙,按季大升六成八。數據似是有威有勢,未見得有振奮市場之力,因為連同首季,半年私人住宅施工量為七千五百伙,以此數量推測全年一萬五千伙。一萬五千伙是甚麼概念?擺脫了金融海嘯時的低迷,僅與○三年前後沙士時期相若,此施工量足以滿足市場,是個問號。
上季私人住宅落成量僅一千二百伙,屬近三年新低,按季亦大減六成三,與施工量的長進大幅背馳,顯示這是個可悲的數據,半年總計的落成量是四千五百伙,以此推測全年九千伙,也只是剛好走出金融海嘯時的低谷而已。這是短期供應緊絀的訊號,勢抗衡政府遏樓價的努力。
上季一手私人住宅積存量有兩條數:建築中未售的共四萬六千伙;落成未售的共五千伙,總計約五萬一千伙。政府預計加上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土的五千伙,未來三至四年間共可提供五萬六千個住宅單位。當中的不確定是,五萬六千個住宅單位是均衡、有序供應市場,還是到預計「三至四年間」最後一兩年大量推出市場,照情況看後者極可能發生。
這組數據未改變樓市遠水近火的形勢,政府前幾年一手製造的供應斷層,影響逐步浮現,現在尚未見盡,恢復到正常仍有大段距離。何謂正常?業界大致認同年落成量約兩萬伙是合理量,施工量則應大致同步。這與本港○一年到○六年的落成量歷史數據較脗合,現時施工、落成皆不到一萬伙,距離甚遠。
近幾年持續供應不足,與美國聯儲局保持低息環境剛好契合,而此期間通脹升溫,更如火上澆油,樓價當然跌不下去。現今樓價已追越九七年,且看九七年的施工、落成情況:九八至二○○○年施工量逾三萬伙,落成量則年均二萬四千伙,其後樓價跌了下去,皆因施工及落成大幅超出兩萬伙的合理量。
沒有適當的供應量,樓價就調整不下去。何況現時銀根的寬鬆,與當年有天壤之別,儘管收緊按揭成數,縮短金融槓桿,但難以抵銷低息的利好,面對這樣的局面,樓價前景絕不樂觀。政府無計可施,像為內地人買樓設限及徵額外印花稅,疑似內地限購、徵稅的措施,也被援引改作調控手段,看來仍嚇不住樓價。限呎地被視為增加供應的有效方法,新推東涌最大規模限呎地,用意明顯,然而樓價降不下來,限呎單位建成賣高價,一樣無助解市民置業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