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第一次失去三條A最高信貸評級的可能性愈來愈大。由於民主及共和兩黨談判毫無進展,如無法在八月二日前達成共識提高發債上限,財政部便不能發新債集資,為現有的國債還本付息,屆時將出現債務違約。因此,評級機構穆迪正式把美國的信貸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距離真正降級只差一步。
國會同意提高發債上限的前提條件,是民主及共和兩黨就長遠的削赤方案取得協議,可惜朝野至今各不相讓,全無共識可言。雖然穆迪認為違約的可能性仍然很低,但距離「死線」只剩約兩星期,愈來愈不樂觀。美國一旦因為違約而被降評級,國債必定首當其衝,其他依靠美國政府信用擔保的半官方機構債,例如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所謂「兩房債」,以及地方政府的市政債,都難逃降級,牽連甚廣。
市場估計中國目前持有超過一萬一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及三千多億美元兩房債,是美國最大海外債主,現在肯定如坐針氈。難怪外交部發言人昨天立即開腔,要求美國切實採取負責任的政策,保障投資者利益。中國持有的美債數量龐大,要沽貨離場基本上不可行,除了表示關切之外,能做的事不多,猶如被美國挾持,當降級噩夢成真便只好硬啃。
美債一旦失去目前的最高評級,對債主造成的損失可分兩方面。短期而言,降級會令美債孳息抽高,估計上升零點五至零點六厘,由於孳息與債價逞相反走向,債價會相應下跌,債主即時出現帳面損失。以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國國債及兩房債規模推算,帳面損失可達數以百億美元計。如果美國國債遭到投資者拋售,債價還會進一步下跌,中國能夠沽出止蝕的部分始終有限,損失將會更高。
長遠而言,正如穆迪警告,美債就算只是短時間違約,很快恢復還本付息,市場信心亦難以回到違約前,將來多數只會給予較現在低一級的評級,換言之,美債孳息將永遠無法回到違約前水平,債價則長期低於違約前。或許有人會說,中國只要把債券持有至期滿,然後取回本金,哪有損失?這完全是自欺欺人,對機會成本視而不見、輸少當贏而已。
事實上,美債違約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同樣不能低估。金融機構向來習慣以美債作為抵押品互相借錢,一旦降級,便會演變成信貸緊縮。此外,美國的發債成本上升,未來要償還更多利息,財赤百上加斤,估計將會拖低經濟增長達一個百分點,全球股、匯、債市不受衝擊才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聯儲局均警告,美國不能在限期前提高發債上限,後果比金融海嘯更嚴重,可是美國政客為了本身的政治利益,不惜把全球經濟擺上枱,真是無恥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