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周末公布六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超乎市場所料,通脹率不僅輕鬆「破六」,而且創出三年新高,高見百分之六點四,比五月份的按年升幅幾乎高出足足一個百分點,升勢之強勁屬近年罕見,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升幅強勁,達百分之十四點四,是六月通脹急升的最大推手。
數據公布後,海內外的分析普遍預期內地通脹已接近頂峰,通脹壓力在第三季開始放緩,到第四季更會明顯下降,估計人民銀行年內再加息的需要已經減低。按照總理溫家寶早前外訪時的講話,估計無法將通脹率控制在百分之四,比較實際可行的是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
有海外經濟專家認為,對中國這樣一個增長強勁的新興市場來說,百分之五的通脹率不是問題,不擔心中國經濟會硬着陸。如果內地通脹的壓力已全部反映在剛公布的數據上,財金部門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如西方發達國家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可予民間和智囊機構作出監察,即使中國經濟現時已經墮進惡性通脹範疇,或許仍未需太過憂慮。
問題是內地在經濟數據上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並不高,很容易受政策方向左右。中央官員將通脹目標定調為百分之五後,各地方機構未來會否順着這個方向調整有關的價格數據,有意或無意地淡化通脹壓力,值得各方加倍留意。面對中國的通脹壓力已升至偏高水平,內地必須嚴格處理經濟數據的正確性,不容任何為政策目標服務的門面粉飾。
另方面,即使內地官員承認控制房價及農產品價格是治理通脹的重點,但在計算通脹時仍未將房價因素包括在內。近年內地樓價飛升,普羅市民叫苦連天,高樓價對內地居民消費力產生巨大的擠壓作用,可惜通脹數據完全無法顯示這方面的變化,數據作為反映現實情況的工具,其作用亦大打折扣。
同樣值得留意的是,以官方假定的百分之五通脹目標計,人行若一如市場估計,加息行動接近尾聲,內地居民目前正承受着的存款負利率剝削,將無法顯著改善,其衍生的問題,必然是繼續將存款趕離銀行系統,令內地的炒賣氣氛不斷升溫。
內地高通脹的源頭之一,是歐美央行長期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即使歐洲央行已踏入加息周期,但在加息態度上依然相當克制,主要是顧慮經濟復甦基礎未穩,而且當地的通脹壓力尚輕,央行有較大的游刃空間,但歐債危機是深不可測的金融炸彈,一旦處理不當,隨時爆發另一次地動山搖的金融海嘯。
中國面對內外夾逼的游資攻勢,處境非常不妙,再加上通脹猛虎已張牙舞爪,若以為經濟放緩就可為通脹減壓,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