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縮水無錢還 銀行中央齊埋單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好用來形容中國地方政府面對的財政困局。在樓市冰封底下,上半年的賣地收入大縮水,財政變得緊張,適逢國家審計署披露,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突破十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由政府負責償還或擔保的超過八成,一旦無錢還本付息,便要銀行硬啃壞帳。一個完美風暴正在形成,將會帶來甚麼經濟後果?又會否促成中央放生樓市呢?

根據內地證券商統計,今年以來全國一百二十八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顯著下滑,一線大城市尤其嚴重。例如上海上半年的賣地收入僅及去年全年的兩成,北京市賣地收入較去年同期急減一半,杭州市主城區賣地收入創下近五年新低。由於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賣地,很多地皮更是早已注入地方融資平台,作為向銀行借錢的抵押品,今次真是牽一髮動全身。

審計署的數字顯示,截至去年底,有接近一千五百個各級地方政府共二萬五千多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承諾以土地收入來償還,在樓市火熱時自然綽綽有餘,現在肯定要另作別論。這便不難明白,為何一些大型國有銀行老總不斷保證本身的地方政府債務全屬優質,還拍心口說一毫子壞帳也沒有,但股價仍然低沉,因為投資者根本不買帳。

這個完美風暴的來龍去脈相當清晰,概括起來就是樓市冰封令開發商買地意欲大減,導致地方政府收入縮水,過去幾年透過融資平台等渠道借入的大筆貸款,隨時無法還本付息,最終變成壞帳。事到如今,應付這場危機的切入點不外乎三個。首先,最簡單直接便是放鬆調控,讓樓市復活,賣地收入自然水漲船高。其次,由中央出面發債承擔地方政府債務。最後,要求銀行把貸款延期,又或劃為壞帳。

一些中央級官員早已重申,樓市調控必會持續下去,並奉勸開發商不要心存幻想,可以推斷讓樓市翻生從而催谷賣地收入的可能性不大。相對而言,由中央出手分擔債務的機會便大得多,並且有迹可尋,發改委已放風研究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為興建保障房融資,可視為起點,但既然有指定用途,融資額不會太大,不可能完全沖銷地方債務。因此國有商業銀行要幫手埋單,似乎無可避免,從人行及中銀監要求銀行逐筆整理地方融資貸款可以印證。

地方政府債務爛攤子,毫無疑問是二○○八年底推出四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的產物,當時的構思是中央負責三分之一資金,餘下兩萬多億元人民幣由地方自行籌集,最後超標幾倍完成,難怪能夠創造出傲視全球的經濟增長奇迹。當年「使大咗」,現在卻還不起錢,地方政府融資注定盛況不再,經濟增長見頂回落是必然結果。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