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對中國經濟產生懷疑,引發做淡中國的暗湧,此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大談力保經濟增長及控制物價,向世界派定心丸,並作為其訪歐的敲門磚。作為經濟管治一家之長,言論護航可以理解,但言之鑿鑒,可能聽者藐藐,倒是內地股市注入了興奮劑。
海外看中國,不外兩條:一是數據,二是政策。對中國經濟產生憂慮,是源於數據,經濟增長放緩及通脹攀升,都是由數據顯示的事實。中國說能保持高增長,並且管住通脹,至今未獲得數據佐證,只是空口說白話,難以讓人採信。事實上包括國基會及世界銀行,都在調低中國的增長預測,以及警示通脹風險。
按照溫家寶提及的內需驅動增長,依仗早前四萬億元人民幣投入,非但不能給人信心反而讓人擔心。這筆堪稱勝過美國救市的龐大投入,已成為一柄雙刃劍,因為它刺激了增長,也刺激了通脹,收拾局面政策兩難:堅持緊縮去擺平通脹,又恐四萬億的鋪攤子項目爛尾;若不堅持緊縮,又恐通脹翹尾。
中國把遏止通脹作為首要任務,並推出具針對性的政策,但外間橫看豎睇,未見有效的政策。國內外認為,遏止通脹最具針對性的政策是加息,但央行對加息有前怕虎後怕狼的畏怯,怎能不令人懷疑政策戰勝通脹的功力?非但不見戰勝通脹,現時內地冒起的懷疑,恰恰是現行政策緊縮過度,可能誤傷經濟。
目前遏止通脹勉強稱之為有效的,不過是一些嚴厲的行政措施,政府在不同的領域、行業,伸出有形之手,強化行政約束,才阻止了物價失控。很難想像,一旦管住了有形之手,遏止通脹的「成效」有幾多。更讓人擔心的是支撐如此管治的思維,政府不但毋須順應市場,反而自以為能駕馭市場。
不能正確理解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相處之道,就難以拿出有效的政策,結構調整也就無從談起,因為經濟結構只有順應市場規律才是有效益的。政府的規劃藍圖、豪言壯語不少,但像結構調整這樣的根本性問題,在一個又一個周期過後,並沒有得到解決。
官員在思考經濟定位,不乏包打天下的豪情,容易自我麻醉,迷失於所謂「國際合作」,入了圈套中了埋伏。畢竟中國崛起發迹後,成為國際間被謀算的對象,所謂金融戰、貿易戰、匯率戰,中國在戰來戰去中吃的虧、交的學費不少。事關官員對形勢判斷清醒與否,政策得當與否。
內地○七、○八年提出防過熱、防通脹,緊縮過龍打殘經濟,隨後金融危機降臨,即要拋出四萬億救市,寬鬆過龍僅一年餘,又要退熱防脹,當中形勢變幻,一半受國際影響,一半是政策不當。因此,政策風險在中國經濟看好看淡中,所佔分量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