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解開外界對希債危機的迷思,指出即使市場為希臘違約做好心理準備,仍不能排除希臘賴債有波及整個歐元區的風險,演變成歐洲版「雷曼時刻」的可能,與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舵手埃利安指「希臘違約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機會相當低,但非不可能」的言論不謀而合。
希臘國會通過對新內閣的信任投票,希債危機暫時紓緩,但埃利安昨重申希臘將會違約的觀點,指其他歐豬國在未來三年可能違約,但對希債違約引發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則認為「機會相當低,但非絕對無可能」。
《華爾街日報》對「希臘違約不會成為雷曼兄弟事件的翻版」之說抱懷疑態度,指出希債危機的連鎖效應已擴散至整個歐元區,特別是令西班牙等國家的國債孳息飆升。德國早前對希債危機錯誤評估,問題在於僅考慮希臘違約對銀行資本的首波衝擊,但實際上,對政府及銀行貸款成本造成的第二波衝擊才是最大威脅。雷曼事件對金融市場帶來重創,但希債違約會令全球信貸枯竭,打擊全球經濟。
該報指希臘還不會破產,因為主權債務違約主要與償付意願而非償付能力有關,只要當地願意作出犧牲,其實仍有大量國有資產,以及在削減支出、加稅及提升生產率方面可有所作為,目前的挑戰只是能否在政治層面上獲通過。
文章又否定「希臘違約會符合自身利益」之說,指即使希臘的原有債務獲扣減50%,仍需要獲得融資才能平衡預算,但違約會令希臘國債不再具在歐央行充當抵押品的資格,而希臘脫離歐元區亦可能導致當地銀行業遭受擠提潮的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理總裁 利普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