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昨推出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的諮詢文件,建議為恒指期貨、H股指數期貨及黃金期貨三類期貨合約,開設收市後交易時段(T+1時段),由下午4時45分至下午11時15分結束,令期指的全日交易時間增加6.5小時,至合共12.5小時,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為免期指夜市因流通量低容易出現「挾倉」等情況,港交所將引入浮動價段機制,例如3%,限制上下限以外所有遠離當時市價的買賣盤。
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接受訪問時表示,期指正常交易時段(T時段)及收市後交易時段(T+1時段),均會推出浮動價段機制,輸入限價高於價段上限的買盤、或限價低於價段下限的賣價會遭拒絕。價段上下限將對應於當時市價的最高及最低水平。市價水平有變時,價段會重新計算。
為了減低開設收市後交易時段對經紀影響,港交所不會在T+1時段內追收孖展,T+1時段內亦無銀行支援即日追收。但港交所會執行額外措施,於每個正常交易時段(T時段)開市後按擬定開市價格計算,在設有T+1時段的市場推行強制變價調整及按金追收(如在上午10時發出股票指數產品的變價調整及按金追收通知,有關款項須於上午11時前支付)。港交所亦會在T+1時段內監察經紀的持倉限額。
他指,T+1時段不會橫跨午夜至下一曆日,因這需涉及的系統改動較大。
現時在183名期貨經紀中,有91名在傍晚繼續營業,以在倫敦及紐約營業時間提供歐美期貨交易,並佔恒指期貨合約成交量近90%,佔H股指數期貨合約成交量更近95%。
他預計,建議會令經紀行行「兩更制」,建議會令部分經紀成本增加。他強調建議有策略性需要,是港交所支持各種環球買賣的資產類別(包括商品及外匯)的先決條件,尤其是本港要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為人民幣衍生產品提供平台。他表示,證券市場現階段未有相應計劃。
現時大部分衍生產品交易所的股票指數期貨市場,每日的交易時間介乎13至23小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成交量排名首十位的衍生產品交易所中,有八家均提供收市後交易。
業界就認為,現時俗稱「黑期」的場外交易,無論在交易實貨價值及按金均較靈活,如期指可以是每點五元(港交所的合約分別是每點50元及10元),投資者亦可能低至下跌五成才追收孖展,故「黑期」投資者未必因港交所有期指夜市轉玩場內產品,但有小部分可能會轉回場內,預計少於兩成。相信港交所的期指夜市會更多吸引海外投資者參與。他不認為增設夜市會增加市況波動,認為引入價段機制會減低市場流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