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交所注定吃力不討好

香港商品交易所經過多年「籌備」,昨天終於打開門做生意,暫時獨沽一味「黃金期貨」,其他產品例如人民幣計價合約、期銀、期銅及期油等,仍不知何時面世,惟有耐心等候。不過,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應以現在每日只做成兩三千張期金合約論成敗,要把目光放遠一點,可是這條商品市場發展之路將會非常難行,而且注定吃力不討好。

特區政府經常自詡香港是國際級金融中心,如果缺少一家商交所,成何體統!由於其他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例如倫敦、紐約及新加坡等的商品市場已發展得很成熟,香港作為後起之秀,應怎樣突圍呢?答案自然是面向內地。商交所在官方網站的策略介紹中,不斷重複瞄準內地投資者的意圖,並且已搭通天地線,實行全力北望。

事實上,商交所的主要股東之中,不乏內地國有銀行及巨型國企,中遠集團總裁更擔任副主席要職。在經紀會員方面,很多都是內地有頭有面的期貨交易商。不難看到,航運業是用油大戶,是期油市場常客,有內地航運龍頭做股東,將來不愁無生意。另一方面,內地大型期貨商的網絡遍布全國,引導客戶入市必定事半功倍,只要中央開綠燈便水到渠成。

不過,內地的商品市場已很有規模,幾家交易所的產品涵蓋石油、金屬、礦物、化工、農產品,應有盡有,完全可以不假外求。香港商交所要立足,賣點看來只得一項,就是聯繫國際市場,這無疑是內地暫時未能做到,說是香港的優勢並無不可,但要小心會衍生出金融安全和定價權誰屬等問題,更會隨時被提升至保衞民族利益的高層次,十分棘手。

國際商品市場參與者不外乎兩大類,分別是商業用家和投機炒家,其中以投機佔多數。香港並非礦產基地,也不是石油中心,如果只靠少數用家撐場,成交多極有限,水清無魚,商交所大可等收檔。相反,熱烈歡迎國際炒家參與,成交和報價會更具效率,但必定惹來被人渾水摸魚的非議,淪為外資提款機、大鱷天堂。不久前,內地媒體便曾咬牙切齒地說,有十萬億元熱錢囤積在香港,伺機進入內地興風作浪,嚇得一眾港官手足無措,將來還擔當得起嗎?

當然,內地客絕非不愛投機,甚至比外國炒得更狠,薑、蒜、綠豆也可狂炒一番,早前國際白銀價格崩盤前,上海金交所的交易量更是暴增近三百倍。不過,內地炒家輸給「自己人」,或許還可以勉強接受現實,如果輸給國際對手,好像以往發生國企在海外炒燶期油、期銅,往往會被說成中了大鱷圈套、慘遭外資屠殺,言下之意是不公平交易,反映對國際炒家的憎惡。商交所把未來押注在為內地與國際市場牽線,只怕順得哥情失嫂意,兩邊都難服侍。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