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昨天在倫敦舉行「策略日」,讓一眾高層輪流講解未來大計,被視為行政總裁歐智華新官上任後的首場重頭戲,說是新人事新作風並無不可,但背後多少有點為勢所迫的味道,標誌着在後金融海嘯時代,滙控這類以「環球銀行」自居的大型金融機構,必須改變策略適應全新市場環境。由於港人與滙控有深厚淵源,大象起舞自然分外搶眼。
環球銀行需要作出策略轉向,概括來說有三大原因。首先,根據新的巴塞爾協定,銀行要提高資本要求,大型金融機構要求更嚴格,成本壓力大增。其次,歐美發達市場經過金融海嘯洗禮,雖然經濟已見復甦,但增長速度不復當年勇。第三,每逢經濟陷入低谷,企業的指定動作必然是大幅削減成本、提高生產力,今次亦沒有例外。
銀行業面對更高的資本要求,尤其是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水平更嚴,應對方法不外乎兩個,要不是向股東伸手要錢,就要更有效率地運用現有的股東資本。由於提高資本要求變相降低股本回報,要股東再泵水非常困難,所以滙控管理層顯然選擇了後者,縮減一些無利可圖的業務,撤出回報前景不樂觀的市場,避免拖低股本回報之餘,可把「珍貴」的資本騰出來,投入其他前景較佳的市場。
另一方面,滙控決定縮減部分市場的零售銀行業務,改為大力拓展企業銀行及財富管理,尤其看重新興市場的潛力,與善用資本是一脈相承的。道理很簡單,各地普遍傾向收緊零售銀行監管,以免納稅人要為下一次危機埋單,相對而言,批發及投資銀行業務有更多發揮空間。況且,大客戶提供的商機更多,除了一般貸款之外,還有投資及資金管理等需求,論成本效益,肯定遠勝一名小存戶。
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環球銀行業還有一個深刻轉變,就是重心從西向東轉移,亞洲新興市場被視為增長火車頭。不過,要在此地立足,成本一點也不輕,建立龐大分行網絡固然花錢,想透過購併壯大規模,也難有便宜貨可執,畢竟受危機重創的並非新興市場,難怪成本效益比率高居不下,要控制成本,惟有削減人手提高生產力,又或從其他市場拉上補下。
事實上,港人對這種策略轉向應該不會陌生,多年前本港的龍頭銀行便曾大舉調整經營策略,收縮傳統櫃台服務,關閉一些草根區域的分行,把資源用於開設大型理財中心,力吸財富管理業務。如果說以往是一個城市的微觀策略,現在則是環球的宏觀版本。有意見認為,滙控行政總裁歐智華是投行出身,行事明顯更果斷,其實就算不是他掌舵,相信滙控也會改變策略,一如花旗及巴克萊亦有類似動作,分別只在於新官上場令人更有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