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滯脹敲響中國門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訊息顯示,三月底全國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總值達到23,671億元,同期比較升23.2%。另外,內地研究機構調查顯示,截至四月二十八日,已披露年報的2,086家上市公司,撇除金融業存貨數據不可比的2,016家公司,去年合計存貨達3.18萬億元,同期比較增36%,平均每家存貨15.7億元,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產量指數與銷量增速指數近兩月出現背馳,意味着產量指數回升,但銷量增速下滑。本季度一場「去庫存化」大潮可能席捲內地,行業的開工率將受影響,成為經濟增長受阻所在。

庫存爆燈 損投資效率

通脹壓力未得到解決,而因庫存爆燈,投資效率愈趨低落,經濟增長受阻漸趨嚴重,則滯脹的前景呼之欲出。滯脹在敲門,現在已經不是「警惕」滯脹發生,而是急需化解的問題了。

庫存示警,其發展線索顯示,起因於後金融危機的○九年中期,復甦起步「補充庫存」的一輪催谷,繼而去年初最嚴厲地產調控,去年下半年通脹升溫。○九至一○年間的擴張,播下高庫存的種子,擴張延至今年,工業生產相當長時間處於盛衰分界上方,而無論消費或出口,都不具配合的增幅,高庫存大勢既成。

工業生產擴張,是隨銀根起舞的,由○八至一○年經濟驟落驟起,是寬鬆政策推導的結果;現時再呈回落苗頭,則是循調控軌迹,政策緊縮的效應,緊縮與通脹並存及延續下去,造成的庫存將更高。如果檢討工業擴縮無度的得失,顯見政策的引導是主要的,很難說是企業個別的責任。

經濟發展失衡未消除

政策幾年來一直宣示「調結構」,諷刺的是說得多收效少,經濟發展失衡始終未消除。內地的失衡又與國際互動,當進入政策引導的擴張期,企業蜂擁而上擴產,推高原材料價格,蜂擁而上(即內地所說「重複建設」)又衍生了高庫存,企業可能有傾銷產品的需要。企業滯銷引起收縮產能,當中反覆波動勢必影響國際市場商品的波動。

在企業角度,這輪由政策引起的擴產,使企業由高價買進原材料,到庫存積壓後產品賣不出去,或需減價促銷,整個產銷流程,可能造成企業虧損。從全社會看,如下半年因清理庫存,發生降價效應,可望減輕社會上通脹的傳導效應,但當中成本代價,是由企業消化的。

內地庫存示警,是投資市場的凶兆,因為一方面在宏觀層面,滯脹敲門,經濟放緩愈發成為事實;另一方面在微觀層面,企業盈利將受到影響出現倒退,甚至虧損。內地可能陷入滯脹,結束高增長勢頭,宏觀與微觀都不容樂觀,投資前景焉能不打折扣?

Money18專論

網址:money18.on.cc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