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破天荒將美國債務評級前景由穩定降至負面,意味美國可能失去最高債務評級的地位。標普對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出示黃牌,部分經濟學者雖然沒有將這當作一回事,卻掀起全球主要股市一輪急跌的風潮。
從現實層面看,標普的決定等於向美國發出初步警告,迫使華府認真面對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財赤問題,着手制訂削赤方案。標普最終會否將美國債務評級調低,目前仍有甚多變數,並非鐵板一塊。參考標普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評級行動,曾經有二百一十二次將主權債務評級展望降至負面,最終落實降級的有一百一十八次,比例稍多於一半,換言之,美國的評級大概仍有一半機會逃出生天。
對於標普「膽大包天」質疑華府的財政狀況,華府官員循例提出反駁,認為標普低估華府應付財政赤字的能力,亦有專家附和華府的立場,大揭標普瘡疤,認為標普本身的評級紀錄劣迹斑斑,前有錯將數千億美元次級按揭抵押證券評為投資級別,後有在雷曼兄弟等投行爆煲前不及時發出預警,潛台詞是否定標普判斷的準確性。
坦白說,評級判斷失準,不獨是標普的問題,所有國際性的評級機構,幾乎都犯過相同的錯誤,華府若以此作為推搪藉口,不肯面對本身嚴峻的債務危機,只是自欺欺人,於事無補。況且標普提出的意見並非新鮮事物,任何稍有常識的人亦看得出美國財政問題非常嚴重,標普不過是以評級機構的身份將問題高調示眾。不肯承認美債過巨有問題的,只是華府官員以及持有大量美債的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
無可否認,美國的債務評級即使遭下調,並非世界末日,美債仍然屬於投資級別,持有人不會有龐大損失,況且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亦嘗試過失去最高評級的滋味。但與加、日等國不同的是,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最巨大,而且其債務規模亦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一旦失去最高評級,需提高孳息來吸引資金,對美國紓解財困將帶來更大困擾。
令人深以為憂的是,即使評級機構點出問題所在,華府繼續「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基於種種理由,無法順利將財赤減低,需繼續與天量的債務共存,大家習非成是,不再視美國的龐大債務為危機,那可能才是更大問題的開始。
此外,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一國獨大,即使標普指明美國國債前景不樂觀,但中國持有美債金額非常龐大,無法抽身,即使金融禍央是美國,中國及其他國際資金短暫撤離美元資產後,無處棲身,最終仍要乖乖買回美國官員口中所說的「全球最安全資產」,全球金融市場的荒謬性,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