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中國熱錢規模有多大,市場眾說紛紜,甚至曾有專家估算,截至去年底熱錢總量規模勢破一萬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多次批評坊間計算方法不科學後,昨日終於首度公布借鑑間接測算法,同時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在儲備增量與剔除項目上進行調整後計算出來的官方數據,與市場估算結果差距甚大。
外匯局表示,國際上對「熱錢」規模測算沒有嚴格定義及標準,目前較流行的兩個測算法中,直接測算法涵蓋口徑偏窄,使用外匯儲備增量減去貿易順差與直接投資的間接測算法則打擊面過大,可能高估「熱錢」規模。
官方的估算方法,借鑑間接測算法,同時在儲備增量與剔除項目上進行調整。首先,確定一些較穩定、合法合規的貿易投資項目,主要是進出口順差、直接投資淨流入、境外投資收益、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調回等,然後在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增量中扣除上述四項,所得差額基本上反映波動性可能較大的跨境資金流動,外匯局將之稱為「熱錢」流動淨額。
不過,外匯局解釋,該差額還包括金融領域直接投資交易、企業合法的服務貿易活動等部分非套利項目。言下之意,即使去年355億美元的「熱錢」規模,依然可能是被高估。
貿易投資項目:
外貿順差 1,831
+直接投資淨流入 467
+境外投資收益 1,289
+境外上市融資 354
3,941億美元
外儲增量 4,696
-貿易投資項目 3,941
-境內人幣淨支付 400
「熱錢」估算:3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