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互炒股樓失控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首度發表官方「熱錢」數據,過往十年「熱錢」年均流入近250億美元,當中扣除境內人民幣淨支付400億美元因素後,去年「熱錢」淨流入355億美元(約2,769億港元),佔外匯儲備增量7.6%,佔本地生產總值(GDP)0.6%。外匯局直言,中港兩地居民相互炒樓、炒股,以及利用在岸與離岸市場進行人民幣外匯買賣套利等行為,為內地外匯監管帶來挑戰。

昨日外匯局發表《二○一○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坦承因金融監管制度與經濟結構差異,中港兩地之間跨境資金往來,給內地外匯監管帶來挑戰,包括在內地種種限制下,兩地居民相互炒樓、炒股現象屢禁不絕;內地地下錢莊運用內地交割人民幣,香港交割外匯「兩頭在外」方式,令跨境轉移資金成為監管難點等。

不過,外匯局強調香港因素對內地市場的影響,不能誇大其辭,又指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往來,大多具有真實合法交易背景,在內地有嚴格審查,不能混同於「熱錢」違規流動。

港成外資「中轉站」

此外,香港「中國概念」資產池不斷擴大,特別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令國際資本不需直接進入內地市場,就能合法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且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存量有限,截至去年底,本港人民幣存款加上香港居民在內地的人民幣存款,僅佔內地人民幣存款總量0.7%。

外匯局續表示,過往十年「熱錢」流動淨額總計達2,890億美元,其中○三至一○年間,由於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強化,「熱錢」合計淨流入近3,000億美元。

未見「鱷幫」現形

不過,當局始終注意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控,加上內地金融產品較少,對對沖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吸引力有限,近年歷次專項檢查發現的「熱錢」違規流入案件,大都以境內機構、個人及海外華人華僑為主,通常透過「螞蟻搬家」方式分散滲透,尚未發現國際「金融大鱷」大規模流入情況。

外匯局補充說,因中國經濟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中快速復甦,吸引大量外資流入,增加內地宏觀調控的艱巨性與複雜性,需要密切關注、善加引導。外匯管理部門將密切監控跨境資本流動,防範與化解「熱錢」流動的衝擊,措施包括將綜合運用調控政策與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套利資金流入成本,以及研究對過度流入的領域予以適當控制,或採取一些非常規措施等。

對於香港是否其中一個熱錢流入內地主要途徑,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表示,香港屬自由市場,有熱錢透過香港流入內地屬正常,反而不經香港流入內地才屬異常。他又說:「香港並非內地熱錢嘅主因,最多只係幫兇,就好似賭場有人賭錢,有人要買大細,荷官只係會在乎抽佣。」科大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表示,內地熱錢主要來自香港根本就是錯誤,香港從外地流入的人民幣總值逾7,000億元,部分是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所得,並且須按規定在六個月內回流內地,但因內地資金過剩,這批資金才留港。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