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兔年,很多投資者曾對筆者表示,認為有很大可能於假後出現較強的表現。然而,事後看來,持這種看法的人似乎有點主觀了。恒指在兔年後表現並不理想,由二月七日至十日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累跌逾1,200點,至二月十一日及十四日才有明顯反彈。從窩輪及牛熊證資金流觀察,很多投資者卻對後市充滿信心,資金以相當澎湃的氣勢流入恒指相關的認購證及牛證,這種現象值得探討。
截至二月十一日的五個交易日,流入恒指認購證的資金總額達到1.11億元,是同期最多資金流入認購證的相關資產。同期流入恒指牛證的資金更達到4.24億元,佔牛證資金流入逾95%!截至二月十日,恒指牛證街貨總量約58.4億份,最多集中在22,300-22,500點的收回水平;熊證街貨則只有約5.8億份。換言之,當時牛熊街貨比例達到10比1,比例之高十分罕見。
窩輪或牛熊證的資金流分析,在某程度上能幫助我們判斷大部分投資者(主要為散戶)在某段時間對市況的看法,通過觀察恒指相關衍生工具的資金流向,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端倪。
正如上述,在二月七日至十日期間指數急跌,投資者積極吸納認購及牛證,而挑選的又是極高槓桿的產品(同時也是極高風險),這意味投資者博反彈的心態很進取。
但另一個客觀事實卻是,投資者似乎是在相對被動的情況進行上述的部署,即股價下跌是看回升/反彈的理由,這理由充分嗎?
依各種指標看來,似乎並不充分,舉例而言,在二月九日恒指下跌320點,而港股成交金額卻增加至逾900億元,大成交額配合下跌,這似乎不能算是一個看好指標。這當然不代表大市不會回升,只是在理由不充分下的操作形同賭博,值得大家三思。應用相反理論的投資者,如跟蹤過去兩個星期的恒指牛熊證街貨比例,對於研判大市方向相信會很有裨益。
執筆時,恒指反彈了兩日,手中可以看到的最新數據為截至周一,其時恒指牛證及熊證的街貨量分別為24.3億份及9.46億份,換言之,隨着恒指回升,部分博反彈牛證有可能獲利離場,而熊證則開始有人累積,大家現時要注意會否出現轉角市之餘,分析重點仍然可以側重在牛熊比例仍達2.6比1這個點上。現時這種肯定的資金部署,又會否是大家利用相反理論看淡的理由呢?
亞太區認股證/牛熊證銷售部主管-美林亞太區股票結構性產品部董事 黃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