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央行將越盾貶值百分之八點五,並將越盾兌美元的交易區間由百分之三收窄至百分之一。今次是○九年十一月以來,第四次將越盾貶值。越南去年貿易赤字一百三十二億美元,加上消費價格上升,一月通脹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一七,經濟脆弱風險上升暴露無遺,導致越盾人氣渙散、資金流出。如果不能扭轉這種局面,在國際收支帳受壓下,恐防本已偏低的外匯儲備再縮減,誘發貶值惡性循環。
針對貶值預期難以扭轉,早在去年七月惠譽已將越南的主權評級降至B+,較投資級別低了四級。鑑於惠譽、標普、穆迪幾大評級機構分別下調越南評級,使越南國際融資更形艱難。越南工貿部長承認,解決貿易逆差需要一段較長時期,不可能一蹴而就。為解決經濟發展的需要,越南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出口戰略,力爭二○一五年貿赤佔出口比例降至百分之十四,過多幾年實現外貿的基本平衡。
由此看來,越盾持續貶值,作為配合出口戰略的政策選擇,就不覺得出奇。然而,當前資金流出新興經濟體,回捧美歐經濟的大勢,必定加劇越南外部的金融壓力,對該國實現雄心勃勃的出口戰略構成影響。事件凸顯了新興經濟體依賴外資發展經濟,難以避免階段性的瓶頸,而實體經濟往往受制於金融的失衡,這個特點成為亞洲經濟體的「通病」。
因為亞洲各國同一的出口帶動模式,加上共同的「美元體系」,使各國相同發展道路上,有不少相同的經驗和感受。儘管在金融危機中,各國對此有深切的反思,包括中國有擺脫「舊制」實行轉型的想法,但出口增長始終是治療經濟的最優途徑,美國仍然是各國追逐的重要市場。值得注意的是,經濟模式與「美元體系」雖相同,但各國發展並非同步,較大的差異還是存在的,與發展較強較快的日、中、韓不同,越南的後發地位及適逢金融危機,使其風險在當前更形突出。
越南的發展及其難題,並非只是越南的麻煩。東亞模式的頑強不息,對中國來說是一樣的,中國在危機中謀求經濟復甦靠的仍然是投資及出口,而且「美元體系」的特點尤為強烈,經濟活動累積起來的大量外儲,不得不大量地投資美元資產,強化着與美國市場不可分的聯繫,即使中國把結構轉型喊得震天響,短中期還改變不了這種現實說明,在亞洲講合作不過是虛應姿態,因為彼此發展模式相同,競爭才是實質性和持久的。
越南雄心勃勃的出口計劃,以機電工業及農林水產品為主打,機電工業是中國出口的強項,越南今後成為直接的「爭食客」,從總量看一個越南微不足道,但「爭食客」在亞洲不止越南一國,更不用說整個第三世界了。如果中越處於競爭態勢,中國的人民幣遭逼上升值通道,而越盾進入貶值之旅,則吸引投資及催谷出口機會立分優劣。見微知著,人民幣升值之所以不但美歐痛下狠鞭,新興國亦加入呼喝,巴西、印度已帶頭起哄,顯見激發跟風勢成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