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趕中央阻 金融改革步調亂

改革開放打開中國經濟的新局面,有一句口號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註釋,叫做「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口號的涵意不難理解,但近期內地溫州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先公布後叫停,事件顯示「敢為天下先」有諸多規限,並非簡單的一個「敢」字,就能先行先試。更遠些的是,早年國家外匯局港股直通車公布「港股直通車」後,一直不出站及後終至叫停,是另一個註腳。不同的是,港股直通車是外匯局失意,溫州個人境外直投是地方政府失意。

兩件事對本港影響異曲同工,都是先高興後掃興「一盆冷水」。香港作為內地投資出境外的首選站,是直投出海的受惠市場,自然歡迎有關政策。從金融活動「先行先試」來說,本港是內地不二的試驗場,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重點就在本港展開。人民幣跨境貿結推出,結果發展很快大出意料,其後作為後續發展,產品及投資的需求急切起來,成為本港要搶閘、要力爭「先行先試」的後戲,但中央顯然對踩油加速有保留,其中擔心與溫州個人境外直投同出一轍,就是關乎金融安全的如何防範熱錢。

屢次事件表明「先行先試」頗有保留,作為一般口號對地方政府產生誤導帶來困擾,以溫州個人境外直投為例,雖然確未經外匯局批准,但並不認為沒有法律根據。這種「依法雖合、行政未許」的嘗試被叫停,增加「先行先試」含義的灰色調。溫州舉措的用意,據稱是想個人境外投資化暗為明,使早就經由地下錢莊「匯通天下」的資金能有效率合法進出。

事實上,溫州由推出舉措到叫停,沒有一位申請者出現,也可見個人境外直投對民間來說,暫時並不急切或必需,其意義在於長遠民間境外投資合法化。用意富有積極意義,與國家金融安全基本立場並不衝突,雖然深得當地企業及經濟學家看重,但未得中央點頭也是枉然。事件中,中央和地方想的不一樣,究竟是事件有違金融安全底線遭否定,還是不滿地方自把自為、「越權犯上」而否定,當局有必要解釋清楚。

毋庸置疑,國家與地方利益不同,容易造成嫌隙,地方或者只顧爭得話事權,罔顧中央憂慮金融安全的用意;中央可能只顧加強控制,疏忽了地方推動經貿的自由度。重要的原則是,中央要有一套持平標準,不能國企「走出去」,資金批進出易過借火,但民企「走出去」,資金批進出阻礙重重。像溫州擁有汪洋大海般的私企、數千億民間資金,難道長久只能透過暗道去運籌?中央不向地方下放權力,要加速民資「走出去」,又管得過來嗎?

當前,不論是溫州個人境外直投化暗為明,還是香港力謀增加產品和投資,都凸顯了經貿快與政策慢、地方趕中央阻的矛盾,兩者未能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值得思考到底是政策順應形勢,還是政策落後形勢?內地改革開放當前進入攻堅階段,尤其敏感的金融業如何堅持改革開放,敢於先行先試與避免金融風險如何取得平衡,顯然是當局還未想通透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