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多個國家的糧食機構,已經相繼預期今年的農作物收成將會下降,減少糧食出口,加上中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和澳洲水災,進一步威脅全球農產品供應。在美洲,美國玉米庫存和阿根廷大豆產量下降,飼料供給也見緊縮趨勢,環球極端天氣正減少糧食供給。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早前指出,糖價、肉價高漲,去年十二月全球糧食價格飆上紀錄新高,受收成減少影響,加上美國貨幣寬鬆政策影響,預期農產品上漲趨勢將會延續。
拉尼娜現象去年七月開始形成,並在下半年加劇,為主要糧食生產國帶來了多次洪災或乾旱。俄羅斯、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的小麥供應首當其衝,因為乾旱天氣而大幅減產;巴基斯坦的棉花供給因為洪水而重創。近期,拉尼娜現象影響擴大,為中國和澳洲的小麥產量和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消息,去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今,山東大部分地區已經逾120天無有效降雨,如果春節前仍然無有效降水,將是該省逾60年一遇的乾旱情況,個別地區甚至達到百年,甚至二百年一遇的旱災。目前山東省有2,781萬畝冬小麥受旱,約佔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51%,其中重旱373萬畝,早前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華北、黃淮乾旱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會持續。
乾旱情況在阿根廷同期發生,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表示,持續乾旱導致阿根廷大豆作物遭受廣泛影響,大豆生產潛力下降,下調一○/一一年度大豆產量預測至4,700萬噸,較上一年實際產量5,500萬噸大跌近15%。
一月和二月是澳洲小麥收割的季節,但因為大量的雨水造成洪災,小麥減產,預計洪水造成澳洲小麥減產一半,水果和白糖產量亦有所下降。
由此可見,糧食及飼料供應正在收縮。在這段期間,玉米期貨合約價格較去年六月的低點大漲逾90%,小麥和大豆價格亦上升逾50%和80%。環球市場需求恢復增長,當中以新興市場尤甚,糧食的消費增長遠高於生產增長,在這形勢下,農產品/糧食價格明顯已進入一個較長的上升周期。糧價續漲,為發展中國家造成衝擊,但政治不穩定只會限制了全球糧品流通,進一步推高糧價,所以從各種迹象來看,農產品價格已經進入一個上升軌道。
農產品基金中,Celsius商品大王農產品指數基金、百利達全球農業基金投資於農產品相關指數,前者與商品期貨指數表現關連,後者主要聯繫農業股票的表現。
施羅德農業基金則直接投資於商品期貨及掉期合約;德盛環球農產品趨勢基金則主要投資於農業相關股份。領先農產品基金則同時透過投資商品期貨指數(80%)和農業股票指數(20%)。若預期農產品價格向上,購買相關的指數基金較為有利。
康宏投資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