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的研究顯示,○九至一○年間中國兩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發展中國家及企業,至少發放了1,100億美元貸款。這個數額比世界銀行及屬下機構同期同向的貸款承諾1,003億美元還多,而且中國提供的貸款大多數都參照國際標準,某些貸款則比世銀貸款更優惠。
這情況無疑讓世銀很沒面子,世銀一向居於發展中國家扶助者的地位,現在其光環變得失色,中國甚至無形中成為世銀的強力「競爭對手」。目前世銀設法尋求中國政府的合作,說是「避免競爭升級」,弦外之音如同勸喻中國體察,手下留情,降低這種放貸煎逼的銳氣。
兩家政策性銀行,已經令堂堂世銀揚不起眉來,足見財力之強。更不用說,中國外儲、主權基金、私募基金、企業購併資金,匯合起來的財資巨流,這樣洶湧的資本輸出,足以令世界吃驚。如果說,中國對國際熱錢湧入繃緊神經,中國資本出洋令世界吃驚,不是很可以理解嗎?由此構成的影響力,令視中國為強敵的對手惶惶不安,也就不奇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外放貸不但條件優惠,而且靈活多變。譬如,與俄羅斯、委內瑞拉及巴西採取大規模的貸款換石油;又如,以貸款資助外國專項購置設備或投入基建用途,總比水淹境內更好。
這麼做未必是敵視勢力猜疑的,中國意欲大灑金錢謀求政治影響力,而不過是中國急於疏導其資金的變通努力,客觀上則形成較深且廣的經貿影響力。
以這個角度看人行行長周小川所說的「資金池子」理論,其實中國正在一邊儲水,一邊洩洪,把國外所有能收納的「河川」,都當成中國資金的「池子」,香港也是其中一個「池子」。善意地理解,恰可視中國的做法為無奈之舉;敵意地理解,則是中國要買起這裏、買起那裏,十足的國際「暴發戶」。
這種疑心非但不可鄙棄,反而值得中國政府警惕。中國近年的發展被喻為走向日本「迷失十年」的翻版,當年日本的現象似乎在重演,包括由資產泡沫、貨幣泡沫到四處收購資產,甚至有說法「打算買起美國」。當然,中國現時的表象背後,仍不難看到本質區別,但不客氣的說,那種急於買這買那的作風,尤其有的企業家或富豪,在境外趾高氣揚的姿態,就是別人眼裏的「暴發戶」形象。
這種形象一定程度抵銷了,外國從中國獲得「實實在在」好處的感激之情。中國從一窮二白終至傲立於世,若不能合理、技巧地處理好急速的資本輸出,以及豪擲財資的收購行為,被國際視為宛如憑財力君臨天下的姿態,不但發達國難接受,新興國也不會接受。由國家到機構、企業,以至個人,到了需要學習融和世界的技巧時候。
Money18專論
網址:money18.on.cc